朝露暮月“老黄牛”

18.01.2016  22:09

朝露暮月“老黄牛

——荆州市长江河道管理局荆州分局荆南四河项目部张伟印象

  (作者:荆州市河道堤防管理局 蒋彩虹)

他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长江河道人。

他四易其岗,身兼多职,任劳任怨,普通平凡。

他家居江北古城,驻守江南工地,日出而作,日落至息,负责拆迁补偿,走遍千家百户。

他身患胰腺炎,不遵医嘱住院治疗,带病工作不下火线。

湖北省洞庭湖区四河堤防加固工程荆州分局弥市工地,他就在那里,默默奋战。

他负责的拆迁工作,涉及5个标段,征地1200亩,每一寸土地,每一株树木,每一栋房屋,每一座坟包,他都要用心去面对,要用脚去丈量。哪里有矛盾,他就出现在哪里,现场协调。

项目部负责人说,我们的工程进度快,省厅领导都没来督办过,建办的领导也有一个月没来督办了,因为他们放心,2015年省厅要求的工程任务,荆州分局项目部,完成没问题。

荆州分局局长魏立鹏说:这个进度,与他有关,是他的协调与辛劳,大大推动了分局负责的工程建设进度。

他叫张伟。 

我决定去看看张伟,在荆州分局党委委舒学斌和办公室主任蔡峰的带领下,我们前往江南工地。

过长江大桥,腊月的江南是另一番风景。那朦胧的天空,刷灰了我的双目。灰灰的天,灰灰的树,灰灰的屋子,灰灰的土地,冷寂而孤寞。只有路两旁闪过的农家晾着的一架架腊货和嬉闹玩耍的孩子,给这腊月之初的江南带来些烟火气息。

蔡峰告诉我,荆州分局管理着73.633公里的堤防,除荆江大堤在江北外,另外管理的10.26公里荆南长江干堤和14.523公里的宛里隔堤都在江南。张伟现在水政大队任副大队长,他们在江南辖区的水政执法任务不小。

谈起张伟的工作,舒学斌说:“张伟1994年在劳动服务公司参加工作,后调入物质站。由于他工作认真踏实,分局想将他调入宏业一公司,物质站站张如意说什么也不肯放他,做了许多工作才将他调走。后因工作需要,又将他调入水政大队……

除了工作,他还兼着出纳一职。”蔡峰插言。

是啊,他还管着财务一摊子事。现在荆南四河来了工程任务,分局又调他来协助工程建设,他二话没说,拿起行李就到了江南,无论什么岗位,他都任劳任怨。前不久,他被查出胰腺炎,可住了两天院,他又跑回了工地。

听着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道着张伟,我想像着一条“老黄牛”憨厚形象。

过弥市镇,驶上虎西支堤的时候,看到了原野上大片的冬麦,车过处,惊起了一片觅食的麻雀。

凛冽的寒风中,我在弥市鄢家洪闸工地找到张伟的时候,他正站在一片鱼塘边与村民核实鱼塘面积。他的头上戴着一顶白色头盔,“荆州项目部”五个红字格外醒目。浓浓的眉毛下一双韮叶眼炯炯有神。他手里拿着一张湖北省洞庭湖区四河堤防加固工程2015年度征地补偿领款单,领款单下方的空白处,黑笔画着鱼塘的形状。村民余敬平,乐呵呵地站在一旁,这个看上去能干精明的专业户刚刚在领款单上签上了自己的大名,那是一笔12000元的临时征地补偿款,建闸占用他的鱼塘面积6亩,按标准每亩补偿2000元。

放眼望去,那田畦似的片片鱼塘,冷水泛光,枯荷瘦立,塘还没有干,藕还没有挖,而眼前这个被打起长坝的鱼塘,泥土已经覆没了它的塘底,一条窄瘦的小水流在一旁缓缓流着,流经脚底路面的涵管。

余敬平说:“那是走水的导流沟,塘里的虾全从那儿跑掉了。

余敬平说他有20亩鱼塘,一年怎么都有个10来万的收入。

这6亩补偿1万多元,从经济上你认为划算吗?”我问。

自然是不划算的,但我没意见。我晓得这是国家工程哩,再说张伟跑我这儿不止一次了,这个小伙子太优秀了,为了我们的补偿,他的工作做到了家,说是他的那酶什么的指标特别高,医院也没住,把点滴带到乡里来打,刚刚输完液就跑来送补偿款。落实了补偿,我这心也算是安定了。

张伟的右手上,还贴着一块输液后贴着的胶布。听着余敬平这样说,这个憨厚的人下意识地用左手捂住了右手背。 

张伟现任荆州市长江河道管理局荆州分局水政监察大队副队长。他为何又跑到弥市工地来管村民的拆迁呢?这可得从湖北省洞庭湖区四河堤防加固工程说起。这个工程在荆州,人们普遍称为荆南四河加固工程。

荆南四河是荆江南岸的松滋河、虎渡河、藕池河、调弦河的别称,是长江洪水入洞庭湖的重要通道,是荆江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荆江长治久安,2012年底,国家发改委批复其堤防加固工程项目,总投资为40亿元,列入加固范围的荆南四河堤防总长706公里。

弥市镇东依虎渡河,南接公安,西临松滋,北靠长江,是荆州区唯一的江南建制镇。荆州市长江河道管理局荆州分局在此地设置弥市管理段,管辖着10.26公里的荆南长江干堤和14.52公里的涴里隔堤。张伟作为骨干被临时抽调项目部工作。

湖北省洞庭湖区四河堤防加固工程2015年度荆州区项目划分为5个标段,全部集中在弥市镇,主要工程内容为锥探灌浆、水泥土防渗墙、堤身加培、涵闸重建、砼预制块护坡、堤顶泥结石路面、草皮护坡、防汛哨屋等;另需重建涵闸5座、填塘89口。1.1亿的投资中,征地拆迁补偿投资签约为1100万元。

项目部技术负责人、荆州分局副局长余新河告诉我,从4月份开始,他们就进驻了弥市工地,工程建设因为赶进度,近10个月来,他们没有节假日,五一、十一都在工地度过,只有雨天才是休息的日子。

但是,张伟连雨天也没有休息。”余新河说:“我们分局来了3个人,一人负责工程,一人负责安全,张伟负责拆迁。九月中旬的一天,建办催要填塘调查资料,不巧这天天气恶劣,风雨交加,吃完早点,张伟没有丝毫犹豫,穿上一双套鞋,打一把雨伞,就带着同事出了门。14公里的涴里隔堤是一段泥结石路面,对于堤旁的水塘面积,他与村民一口一口核实,一口一口拉尺丈量,来回28里,拖着沾满泥巴的雨鞋,整整一天,他测完了所有的水塘。天黑的时候,他回到项目部,连腿都拖不动了。

余新河说:“拆迁工作是工程的开路先锋,今年工程进度催的紧,我们的压力大,他的压力更大。白天到田间丈量,到农户家调查走访,晚上要制表,起草合同。千家百户,他一一调查走访核实,按照建办要求,每一份补偿有7份合同,他都做得非常规范。我们荆州区的工程进度与他的工作细致有着直接关系。真是难为了他。

苏家铺有位大娘,可是当地出了名的拆迁钉子户,余家洪闸就建在她家附近。早在市水利局建电排河时,她就与工地耗上了,当时镇上的领导拿她没办法,请来了早已在荆州市任职的老领导来做工作,可老领导一听说是做这位老太太的工作,连连摇头摆手。这次余家洪闸开工之初,又要征她的地,老太太表不做,字不签,她一句话,要征地,就拿现钱来,她不相信她能拿到补偿款,由于征地补偿是先调查核实,再与村民签定协议后上报批准才能下发补偿款,而且只能打到农户的卡上,不得用现金支付,老太太的要求显然没有办法满足。你不按我说的办我就让你们开不了工!老太太说到做到,为了阻止施工,她睡工地,趴在机械设备上示威。

张伟天天跟着这位大娘,一次又一次到她家耐心解释,他诚恳地说:“大娘,建闸是国家为了咱老百姓安居乐业而投入的工程,关系百姓防汛安全,关系农田旱涝保收。您也有孩子,如果他在外做事,做得这样艰难,您怎么想?再说,这个补偿涉及千家万户,不止是您一个人,既是国家资金,手续是要周全的,您要相信,补偿定会到位的。我跟您说,如果您的补偿不到位,到时工程结束,您不让我回家好不好?

一次又一次的上门请求,一次又一次的诚恳交流,老太太终于被感动了,她说:“我相信你,镇里给我1万元,我也不相信他们;但你给我100元,我也相信你!”就这样,让电排河工程施工队伤透脑筋的这位老太太对余家洪闸工程首开绿灯,工程如期开工。

交付施工方的征迁土地,意味着地面的附属物得全部清理干净,房、树、鱼塘、菜地,还有祖坟。所有的拆迁项目中,以坟墓的迁移最为麻烦。坟茔的统计,按贯例是以坟包为准。平地隆起的那一个小小的坟包,是逝者的家。老祖宗说,人死,入土为安,不打扰他们,让他们与大地合为一体,灵魂得到安宁。所以坟茔迁移对后人是一件大事,是一件壮举,它涉及礼仪与孝道,涉及风俗与祭奠。

弥市镇的坟包涉及严河、天保等村镇共几十座坟茔。拿严河村来说,有坟包9座,以每座560元计,涉及费用5040元。但村民们说,远不止,那是明坟,还有暗坟。可对坟墓补偿的标准是以平地上垒起的那个小包为准。张伟和村支书罗平为迁坟不下10次走访农户,

协商的结果报知项目部,最终确定,以挖出一堆尸骨认可一座暗坟为准。这种解决办法得到村民的认可,下土入葬的死者多在1.5米左右,而取土深度达到3米,于是,机械小心开挖,村民仔细辬认,那一堆堆不知埋葬多少年的祖先白骨真的暴露出来,村民没有打讹语,一共是7堆,那证明有7座暗坟,那就一并补偿吧。迁移坟茔终于有了一个好的开端。还有那死不理会的农户,任你百次上门说的口干舌燥,就是不理会你,这样的农户,张伟也是不急不躁地软磨硬泡,实在没有退路时,他把那补偿费送给农户手中,说钱也给您,您若是不迁,转土压了祖上可莫怪。

就这样,严河、天保等13个自然村那几十座坟墓全部顺利迁移,每移出一座坟,张伟会和村民们一同放鞭烧香祭奠,在尸骨面见天日的那一刻,在重新归于泥土的那一刻,一挂鞭炮与一缕清香告慰那些在另一个世界村民先祖,也告慰协助工程建设的村民的心灵。 

寒风中运土的大卡车颤颤巍巍地从身边轰过,荒草萋萋,芦苇散立,有昏鸦鸣叫一声结伴而飞,阵阵寒风呼啸而过,苍茫的四野里只有蓬勃生长的冬麦郁郁青青。

张伟在一旁与一位村民商谈着什么,我走过去,想问问补偿的价格,张伟说:“补偿价格不一。正房分砖木和砖混,砖木每平方米320元,砖混每平方米400元;附房砖木每平方米270元,附房砖混每平方米300元;永久征地每亩36000元,临时征地每亩2000元;林木又分苗圃、成林、幼林、挂果、无挂果,苗圃每亩2000元,成林每棵30元,幼林每棵15元,挂果果树每棵80元,不挂果每棵20元,竹林每平方米10元,窝竹每蔸10元,青苗补偿每亩2000元,林间套种每亩1500元,通讯线路分光缆、电缆……”我的天啊,原来拆迁补偿包含如此多的项目,而张伟几乎是一口气将补偿标准报了出来。

看着他正忙着,我找到其他人,想跟他们聊聊张伟,听说问张伟的情况,一下子走来好几个戴着头盔的小伙子。

项目部工作人员余天林说:“我们是搭裆,在水政大队,他是我的助手,在项目部我们并肩战斗。从2012年到公司,他从未休过年休假。水政执法工作繁杂,星期天有事一喊就到。”余天林告诉我:“我们每天六点半起床,吃完早餐就出门,到晚上月亮升起才回来,事多且杂,根本就管不了家,更没法管到孩子。就有天晚上10点多,他女儿打电话来问一个数学题,他算了半天也没算出来,也是,初三的习题要他做出来,难,他便打电话给老家的一个当老师的朋友,请人家帮忙。女儿说:‘我是太想念爸爸了,只是找个由头跟你说说话,你管不了我的生活,管不了我的学习,但你要管好自己的身体,不要喝酒,按时吃饭……’。多么乖巧懂事的孩子,看得我在一旁感动而辛酸。”余天林说:“在公路两旁农户种了很多桔树,桔子还未成熟的时候,施工车辆经过,扬起的灰尘布满桔树,村民们拉着项目部的同志要补偿,也是张伟现场调解,上门道歉。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他就是一个救火车,哪里有事他就协调到哪里。等到桔子成熟时,村民们成箱成捆地往项目部送,这份鱼水情是张伟工作的最大回报。”余天林顿了顿又道:“从4月份到此,这大半年就算是抛下家小管不了家里任何事了,他内业外业都兼顾,是项目部最艰苦的。他是累病的,我们俩住一间宿舍,12月25日早晨一起床,我看他神色不对,问他哪儿不舒服,他说腹部有些疼,我要他赶紧回荆州去医院看看,他却说,没那么骄气,吃过早餐我们又各自忙开了。哪知道后来他的疼痛越来越明显,还不时恶心呕吐,直到星期天,在我的再三催促下,他才回了荆州,到医院一检查,竟是急性胰腺炎。化验结果,他的血和尿中淀粉酶含量非常高。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相当严重的疾病,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尤为凶险,发病急剧,危险性很大。我的一位朋友曾患过此病,他曾在死亡线上捡回一条命。我担心地问:“前一晚他是否饮酒?”。

没有!”余天林说:“张伟体质一直很好,他喜欢打蓝球、羽毛球,我们每晚吃完晚餐,会打一会篮球。他的发病原因,应是生活没有规律,长期不能按时吃饭,不良的饮食习惯所至。

现场监理陈兹舜、叶臣文在一旁点头。叶臣文说:“11标堤身加培与13标的泥结石道路两个工程因走车发生争论,张工到两个标段协调,4点多钟赶到现场,直到快8点才回来,经常是这样,饿了回来饱餐一顿,肠胃受不了。

他们说,他住了两天院又跑回了工地。他们还说,他一个月2000元的工资全交给没有工作的妻子在家照顾女儿,他自己舍不得花钱。

刘呈茂是工程设计,他是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一名年轻有为的大学生,弥市五座涵闸的设计大都出自他手,谈到张伟,他说:“他的协调能力很强,涵闸设计要探明地质,很多问题他都是到现场协助解决。他热情、积极,非常优秀!

站在风中望着远处仍在工作的张伟,我心中腾起一阵敬意。

我向建设中的鄢家洪闸水道口走去,寒风中一位清瘦的小伙子在现场指挥,他叫张晶,来自中国水利水电基础局天津公司,负责施工。那水道里,钢筋林立。张晶告诉我,还有20来天的工期,工程于春节前完工没问题。

他衣领敞开,单薄的棉袄里是一件薄毛衣。

冷吗?”看着他冻得发青的脸我问。

还好!

与项目部合作如何?

啊,在我们合作的业主中,他们是最好的业主!”小伙子抑制不住地由衷赞赏。

你了解张伟吗?

咋不了解!我管1座涵闸,张伟是管5座涵闸,他的工作量是我的几倍。没有张伟,我们年底不可能完工。

你在这里月薪多少元?”我想了解他的秘密。

他坦然地答道:“5000多元。

你5000元,他2000元,这不公平。”我说。

是不公平,太不公平!”张晶大声道,继而笑了。他突然而加大的声音让我吃了一惊。

 

暮色苍茫。

四野里黑暗正围过来。我们在暮鸟归林的黄昏回到了项目部。到小菜园里砍下几蔸白菜,在屋檐下的满架腊货中割下一块腊肉,砍下块香肠,架起一锅烧得沸腾的牛骨头汤,端出一碟香喷喷的腐乳,这管理段的晚餐让我回味难忘,张伟,因为病情的原因,他只吃一碗青菜。

我离开弥市的时候,无边的黑幕已经罩下来,一盏微弱的灯照着场院里那几个奔跑着的年轻人身上,数了数那几个影子,一共是6人,他们正在举行一场篮球赛,一招一式在我眼中都很专业。张伟也在其中。

车很快到达长江大桥,对岸万家灯火与江南的苍茫夜色形成强烈对比。

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自无一毛利,主有千箱实。”这是王安石笔下的老黄牛的真实写照,而张伟,不正是这样一条不计私利,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的老黄牛么?

这一片土地上的人们,多少年来都倍受洪涝之苦。加固的堤防会让人们安居乐业,荆江的安澜就是建设者的中国梦。一代代长江堤防人默默的付出与奉献,一如张伟们。他们的工作单调、枯燥,却没有一丝疏忽,他们守着堤防,守着清贫,也守着心中的梦想。他们平凡而朴实,然而正是因为这平凡这普通,才显得如此伟大。

我想起刚刚在余天林与张伟的宿舍看过的一块黄蜡石,手电照着的地方,这块普通的石头竟现出一圈温润如玉的光泽,那是余天林的收藏。苍茫的江南大地,四河建设工地有太多如张伟一样的河道人,他们貌似普通,但心中明亮如玉。

余天林的绘画作品在市局得过奖,他的金石雕刻在全系统定是唯一。我看到他的雕刻,一块石头还是粗坯,上雕有河流、口袋和金丝猴,寓意为世代封候,这是千百年来生长在这片广袤大地上的人们精神上的寄望与祈愿。倒是那一方更小的石头,余天林说,他是有感张伟之精神而作,一只知了,已经成型,余天林说,石刻取名为“知足常乐”。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