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上半年4.6万岗位缺人 服务员保险员等岗最缺

30.07.2014  11:47

  昨天,武汉市人社局发布《2014年上半年武汉市职业供求状况分析报告》。《报告》显示,上半年武汉市有4.6万个岗位招不到人,空岗率高达28%。机械制造加工人员、餐厅服务员、保险业务员成为企业缺工最多的3个工种。

   4.6万个岗位招不到人

  上半年,因为我市实施“工业保增长”、“全民创业”系列措施,经济回升向好,进一步激活了人力资源市场,就业、招工两难矛盾尖锐。据武汉市人才市场统计,用人单位通过市场需要招聘各类人员165057人,劳动力进入市场求职登记119066人,45991个岗位没招到人,空岗率达28%,比去年同期更难招人。

  企业缺工最多的10个工种(岗位)分别是机械制造加工人员、餐厅服务员、保险业务员、营销人员、营业员、工程技术人员、收银员、护理人员、家庭(保育)服务员、清洁工。

  8090就业观念改变

  不少企业“留工难

  在不少岗位缺工的同时,还有不少企业出现了“留工难”。

  今年上半年需求总数中约20%的岗位因员工流失而需求叠加。从数据分析和企业用工调查,今年上半年全市员工流失率平均在7.5%,部分企业高达12%,结果,一些企业进入“招工—流失—再招工——再流失”的窘境。原因主要是我市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大量使用80、90后新生代农民工,而因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观念的变化和自我意识增强,存在“高流动性”和“短工化”倾向,造成企业难以留住人。此外,不少企业因工作环境、工时安排等方面难以满足劳动者需求,加之文化建设和管理方式比较滞后,也留不住人。

  专家:辛苦岗位想招人先增补贴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邓汉慧认为,从数据来看,用人需求结构与求职者择业结构不对等不匹配,用人观与择业观碰撞等摩擦性的矛盾,造成人岗浪费的现象,这已成为就业工作中的“短板”。

  深层次的原因,可能是就业市场存在职业不平等,职业尊重,甚至是职业歧视问题。由于不同职业,收入不同,不同的付出程度,不同的生活方式,宏观上关系到个人的社会资源与社会地位,微观上关系个人的收入、生活质量,甚至养老与医疗等等,因此,在求职过程中人们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工资收入、工作环境和职业声望社会地位。

  而数据显示,人们不愿意从事工作强度高、工作环境较差的职业,如机械制造加工人员,也不愿从事辛苦且需要爱心和耐心的护理工作,不愿意从事技术含量低、不受尊重的餐厅服务员、保育员、家庭服务员、清洁工等纯服务性工作,保险业从业人员、推销展销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主要依靠自己的人脉关系资源和极强沟通技能完成的工作,这对于本身就缺乏社会资本的年轻人来说,很难实现。

  职业平等、职业尊重、职业流动是反映与衡量社会分工、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内容。政府需要调整各职业之间的收入、社会地位差距,特别是辛苦岗位还应该增加岗位补贴,同时,大力开展职业技能教育,提高劳动者职业素养。

  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

  职业 需求人数 求职人数 缺口人数

  机械制造加工人员 4380 1581 2799

  餐厅服务员 4348 2272 2076

  保险业务员 2734 862 1872

  推销展销人员 4128 2609 1519

  营业员 2190 1020 1170

  工程技术人员 1655 507 1148

  收银员 1717 689 1028

  护理人员 1097 410 687

  保育、家庭服务员 959 292 667

  清洁工 927 378 549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