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前女演员朋友圈非法卖犀牛角 一天净赚32万

06.01.2015  14:24

  女演员朋友圈非法卖犀牛角

    华西都市报报道 非洲牙,80元一克,雕工不错”“极品犀牛角夜光杯”……从2013年10月起,曾经是演员的杨晓晓(化名),微信朋友圈里就会时不时挂出一些销售犀牛角工艺品、象牙制品及盔犀鸟头制品的小广告,并将这些精美的工艺制品卖给朋友涂月川等人。由于犀牛角、象牙、盔犀鸟头冠骨均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明令禁止私自销售购买。为了保密,杨晓晓和涂月川的交易多靠网络支付或银行转账完成。

    去年9月,四川省森林公安指挥破获一起非法收购、出售、运输犀牛角、象牙等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的系列案件,杨晓晓正是其中一人。该案共扣押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1200余件,涉案金额达300余万元,是近十年来四川境内破获的涉案金额最大的珍稀野生动物工艺制品案件。

    微信生意 一天卖3件总价81万元

    “刚拿到的鸟头,珍贵盔犀鸟的头,只剩两个,价格低暴了啊。”2013年10月21日,杨晓晓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一条信息,并配以两张图片,橘红色的手串和吊坠颜色鲜艳,雕刻细致。这条朋友圈引起了好友涂月川的兴趣,很快地,杨晓晓以9000元的价格将其中一件鸟头制品卖给了涂月川。

    在接下来的4个月里,杨晓晓几乎每个月都会与涂月川进行象牙制品、犀牛角制品的交易。仅在2014年1月5日一天,杨晓晓就将一个犀牛角材质的碗具、一只犀牛角材质的杯子和一尊象牙的观音雕摆件卖给涂月川,总价高达81万余元,获利32万余元。

    象牙、犀牛角、盔犀鸟头冠骨均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明令禁止私自销售购买。为了保密,杨晓晓和涂月川的交易多靠网络支付或银行转账完成,直到去年6月,这一笔笔的秘密交易才逐渐浮出水面。

    转手交易 买卖双方11人落网

    去年7月,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森林公安查获一起非法购买及销售犀牛角制品、象牙制品、盔犀鸟头冠骨制品的窝点,这些工艺品被销往全国20个多地区,该案的犯罪嫌疑人陈勇正是杨晓晓的供货商。

    2013年10月,杨晓晓认识了一位名为“一红二黑三白”的网友。在雅玩界,“一红二黑三白”分别特指盔犀鸟头冠骨、犀牛角和象牙。后来,杨晓晓通过该网友结识了莆田市专门做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生意的陈勇,并多次购买这些工艺品,转卖给成都地区的其他买家。

    经过摸排调查,去年9月,四川省森林公安破获一批非法收购、出售、运输犀牛角、象牙等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的系列案件,抓获包括杨晓晓在内的犯罪嫌疑人11人(7名中间商,4名买家),扣押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1200余件,涉案金额达300余万元。这是近十年来,四川境内破获的涉案金额最大的贩卖珍稀野生动物工艺制品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