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女工汗水练就最年轻劳模 称就想安心做纺织女工

16.08.2015  14:33

90后劳模骆艳玉做客市民大讲堂

记者王兴华 余坦坦 罗斌 实习生刘泓甫 汪昊 通讯员山婵媛 盛克俭

轰鸣的纺机声,飞扬的细碎棉絮,戴着口罩的女工在纺机前走动,不时将断了的线头接起——提起纺织女工,很多人脑海会出现这一幕。

16岁进厂,从学徒工干到武汉市劳动模范,90后女孩骆艳玉在纺机前一站就是8年。最年轻的劳模是怎么样炼成的?昨日,她走上市民大讲堂,分享着劳动模范的汗水和自豪。

吃苦:线头把手磨破皮

打开双手,这名24岁的女孩拇指和食指已经结茧。她笑着说,长期接线头,磨多了就破皮,慢慢就结起了茧子。

2007年,初中毕业后骆艳玉进入武汉工业控股集团江南集团纺纱分厂,成为一名纺织女工。

“最初是学徒工,一切都要从头学”,在市民大讲堂讲台上,她笑着回忆当时的情景说,自己是一名农村孩子,学历也不高,但是有优点就是不怕吃苦,别人做一个小时,自己就做两个小时。

厂长陈昌念也来到了市民大讲堂现场。想起当时的骆艳玉,他对这个肯吃苦的小丫头印象深刻。“上班时,她一有时间一有机会就向师傅们请教操作上的问题。下班后,别人外出上网、逛街,她一个人在宿舍练习掐头、包粗纱这些基本功”。

从学徒工到一名合格的工人,一般人要大半年,骆艳玉只用了3个月。

从参加工作以来,骆艳玉月月出满勤。她家虽然离厂不远,却坚持住集体宿舍。每逢节假日,为了保证节后顺利开工,不让住得远的同事跑远路,她都来车间加班。

骆艳玉笑言,我对厂子有感情,愿意吃苦奉献。

 

执着:就想安心做纺织女工

纺织女工,这是一个有着时代意义的词语。

纺织女工郝建秀创建工作法在全国推广,吴桂贤曾担任国务院副总理,第三套人民币5角钱币正面就印着纺织女工埋头工作的情形。

几十年过去了,虽然生产条件有了改善,纺织时仍然避免不了噪音和飞絮,工人仍然需要在机器面前来回走动巡查。每天,骆艳玉就在几台机器前,一走就是12个小时。吃饭、上卫生间也要和同事们轮流。

企业效益不太好,员工收入并不高。曾有人劝她,随便找点什么活,比如去夜市上卖点东西、给手机贴膜都比这赚得多。

事实上,这些年来厂子工作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厂长陈昌念说,很多90后的孩子,来干两天就走了,说太辛苦,赚的又少。现在厂里大多是40岁左右的女工,骆艳玉是最年轻的。

骆艳玉说,也有姐妹劝过自己说 “你这一个月才挣几个钱啊,不如跟我们一起来工地干”,可她始终觉得,这个社会总要有人穿衣服,总要有人纺纱织布,虽然累点,但是干得充实、踏实,自己就想做一名纺织女工。

她的话,引起全场共鸣,观众把热烈的掌声送给这位漂亮的纺织姑娘。

信念:自己做好了,厂子就会兴旺

7月27日至30日,扣人心弦的细纱值车工决赛在江南集团举行。

1个小时的比赛时间,骆艳玉要负责4个机台的机器运转。纱管是否连续运转、查找断头原因,这都需要她做出准确判断并及时处理。

遇到问题骆艳玉不慌不忙,按照日常工作中的流程一丝不苟认真完成。10个断头,全部接起只要28秒。她最终获得专家评委的一致认可,取得冠军。

24岁,骆艳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面对主持人关于未来的问题,她想了想,没有正面回答,却谈起了自己的家庭。

爷爷是这个家里的家长,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让老人一直觉得“女孩子没啥大出息”。骆艳玉从不这么认为,“女孩子怎么了,不比男生差!”

父亲总教育她,不能靠别人,女孩子一样要工作,还要工作得更好,首先自己要尊重自己,别人才会尊重你。

“父亲今年3月患病去世了”,骆艳玉哽咽地说,“如果他还在,一定会告诉我,好好做纺织工人,自己做好了,每个人都做好了,厂子就会兴旺。”

已婚的骆艳玉如今正在公司的技术学校读中专,一边上班一边学习,她说:“我还要自考大学,成为一名知识和专业技术都是一流水平的新时代工人。”

责编:朱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