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都区科学抗旱扫描

10.09.2014  12:23

(郭定方)连日来,在曾都区何店镇谢店、辽原村,可看到区抗旱服务队发放送水罐、帮村民在镇区运送自来水等忙碌的身影,这是该区科学调配水资源确保人畜饮水安全的缩影。

截至9月9日,全区累计降雨量666.2毫米,比去年同期多75.2毫米,比多年同期少78.3毫米。全区蓄水量6273万立方米,略多于去年同期,但比历史同期少2212万立方米。今年干旱高峰时期,全区农作物受旱24.7万亩受旱,林业受灾面积1.64万亩,共有1.947万人、8000多头大牲畜出现临时饮水困难。 

面对严重的旱情,曾都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先后4次召开抗旱紧急会、会商会进行研究部署。区“四大家”领导多次深入各自所联系的镇(办)和水库,现场指导科学抗旱。8月4日17时,该区启动了抗旱四级应急响应,要求各地各部门进一步落实抗旱责任,搞好抗旱工作。各地各部门严格按照行政首长负责制、抗旱岗位责任制要求,分级包干落实抗旱责任。区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由局班子成员和相关职能科室分片包镇(办),主动到第一线组织指导抗旱。 

该区防指和区水利局密切监视旱情变化,充分协调人畜饮水需水和中稻生产用水之间的矛盾,科学调配水资源,按照优先确保人畜饮水的要求,11座具有供水功能的水库(其中:中型3座、小型8座),在留足下半年生活用水量的基础上才能放水灌溉。区水利局成立5个工作组,并组织抗旱服务队,深入抗旱一线,主动搞好抗旱服务。区防汛办从8月3日开始,实行旱情日报制,及时收集报送抗旱信息。区抗旱服务队发放送水罐、送水袋120多个,检修、维修泵站 22处,架设临时泵站8处,打井10口,送水80余车次,共抗旱浇地5万余亩,解决了3100多人的饮水困难。何店镇谌家岭村、谢店村、辽原村等村组出现严重饮水困难,区抗旱服务队发放送水罐43个,帮助村民在何店镇镇区运送自来水,日运送水量达20多吨,现已连续送水11天,保证了1100多人的日常生活用水。 

入夏后,各水库严格按调度方案科学调水和配水,严禁擅自开闸放水。在灌溉水源调度权限上收一级的基础上,育秧时期各中小型水库都不得开闸放水,在中稻插秧、中稻孕穗时期集中进行合理调度配水,坚决杜绝水源浪费。目前,中型水库和小(1)型水库共调度放水1100多万方,保证了水库灌区的中稻插秧和灌溉用水。从7月初开始,有发电站的水库一律停止发电。发动群众多方开辟抗旱水源,通过泵站提水、拦河提水、打井抽水、河沟淘水等方式,多引、多提、多拦、多蓄水,缓解抗旱用水紧缺局面。截至目前,全区已打大口井和机井45口,开机提水、抽水200多万方。密切监视旱情变化,加强中长期气象信息服务,先后发送气象信息10余次,指导帮助广大群众抓住有利时机做好蓄水保水工作。适时调整用水结构,推行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认真搞好渠道防渗和田间配套,减少输水损失,提高用水效益。同时,大力倡导节水保水意识,提高有效用水率。

从7月上旬旱情发生至今,全区共投入抗旱劳力1.6万人,投入资金1020万元,新建和改造泵站35处,打大口井5口,打机井40口,投入机动抗旱设备7000多台套,累计抗旱浇地15万余亩。下一步,该区防指将加强抗旱指导,科学调度水源,全力确保人畜饮水安全,努力夺取夏粮丰收。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