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晚报】就业“最后一公里”是怎样打通的

28.05.2015  11:52

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将达到749万人,比2014年再增加22万人,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然而,截至5月15日,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2015届274名本科毕业生中,95人升学,16人出国,163名就业学生已全部签约工作,本科生就业率在全校连续第二年提前锁定100%目标。

虽然该学院一直致力于培养专业理论知识扎实、动手实践能力强、创新创业意识好的高素质复合型土木人才,为学生“好就业、就好业”打下了良好基础,但和其他高校一样,该学院本科毕业生也会遇到没经验、没人脉和没方向等诸多困难。那么,他们是怎样打通大学生就业“最后一公里”、做到“不让一人掉队”的?武汉晚报记者近日一探究竟,解剖这个“麻雀”。

简历不简问题太多

都会丢掉offer

日前,随着最后一名学生潘敦金与中铁十一局正式签约,武大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的就业工作画下圆满句号。“如果不是学院的领导和老师手把手帮我修改简历,面对面传授面试技巧,我恐怕会病急乱投医。”他说,自己落在最后,还是因为自己经验不足。

大四上学期的“秋招”是找工作的最好时期,这时来学校招人的单位多,名额也多。可是,潘敦金却在纠结考研还是找工作,结果都没兼顾上。而他们班上有经验的同学,“秋招”时果断拿到一个自己较满意的用人单位的offer,就专心投入备考中,就算考研失利手上还有一个offer保底。

大四下学期的“春招”是最后的求职机会,可这名同学给五六家公司投了简历,都没拿到offer,有的连面试机会都没给。他的自信心受到极大挫败,越来越急,这时,由学院领导和老师组织的就业指导小组很快帮他找到失利的原因。

该学院副书记看了他的简历后,指出简历不简:他的简历有3张纸,第一张是封面,他还花心思设计了一番;第二张是个人介绍的表格,大致分为基本情况、实习实践经历以及获奖情况;第三张是他的一个自我推荐信,主要写了自己大学期间的经历、能力和兴趣爱好,再说了一些客套话。

封面和推荐信可以不要,你要介绍的内容那张表里都有。简历要让HR(人事主管)能第一眼看到想要的信息,比如学历、成绩、籍贯等,一些施工单位一般喜欢招本地的学生。”另外,实习和实践经历也是一个侧重点,要具体写实践过程和收获,而他的简历上,对这一块仅一笔带过。

这位同学本来有好几门专业课得了90分以上,但他自己觉得这些课不重要,就没在简历上填。经同学提醒,他把这几门成绩填上去后,有一位HR还专门问了他这几门课的学习内容,听后露出满意的笑容。

老师登门拜访用人单位

毕业生有质量是根本

用人单位喜欢招有经验的员工,但本科生缺乏求职经验,就业底气不足。如何打通就业“最后一公里”成了土木学院思考的命题。

除了贴身指导学生就业外,土建学院还充分挖掘人脉资源,为毕业生拓宽就业渠道。近两年,学院党委书记雷世富和院长徐礼华前往广东、上海等地拜访多个就业单位,与其共建就业和教学实习基地,或与重要国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去年,该院以30周年院庆为契机,邀请友好合作单位的高管和知名校友返校,为学生进行就业规划指导。2011级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王萌听了多次讲座,他觉得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就业不再心怯了。

今年校园“春招”接近尾声时,该院又邀请校友来院里举行专场招聘,仅上海一家公司就一次性签约了8名毕业生。还有一家企业以前只招土木专业的研究生,去年在该学院领导的推荐下破例招了几名本科生。

我们请校友和合作单位帮忙,不是走后门。如果推荐的学生不行,下届学生就业的后路就断了。”该院一位负责人说。

同学帮扶

挂科帝”也没掉队

就业路上不让一个伙伴掉队,是土木学院每位毕业生发自内心的承诺。

然而,这届毕业生里有一个困难大户——土木工程专业刘强(化名)同学,别人大学4年毕业,而他却读了6年,因为很多门功课挂科,留级2年。

辅导员说,刘强对大学生活很不适应,整天无所事事,连课也不爱上,他本人性格也内向,很少和同学交往。他妈妈很吃惊:“我孩子在高中时很听话呀,没让我操心。”没办法,只得辞了工作,在校外租房陪读。她有时会去教室查岗,但让刘强很反感。

辅导员便劝这位妈妈注意对儿子的管教方法,并迅速为其成立了互助小组。同学们不仅在学业上帮助他,班级活动也会硬拉他参加,寝室的同学晚上还陪他跑步,以磨练其意志。一段时间后,他有了变化:找到了学习动力,和同学的交往渐渐多了起来。他欠下的几十个学分,到现在都补齐了。

临近毕业,刘强也出现在招聘会现场,可是几次面试下来都没有结果,学院一负责人发现他表达能力较差,特意找他谈话。两人面对面坐着,基本上都是这位负责人说,他只听,最多吭一下。“你要是不开口,就不用去找工作了。”这位负责人先激了他一下,接着慢慢引导他可以聊聊自己熟悉的事情,比如家里有几口人,做什么工作,身体怎样等。谈了一个小时,刘强终于可以开口对话了。没多久,好消息传来,他被广东一家单位签约了。

2015届土木工程专业一名学生春节前签约了中建三局,由于家庭原因不得不放弃这个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解约同时,他推荐了班上另外两名优秀学子,既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谅解,也帮助其他人顺利就业。

http://whwb.cjn.cn/html/2015-05/28/content_5445810.htm

(稿件来源:《武汉晚报》2015年5月28日 本网编辑:吴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