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晚报】“垫钱医生”给每个患者发名片

10.10.2014  18:13
昨天一天,宋恩峰的手机都响个不停,二三十位患者发来短信表达自己的感激。 “宋教授,刚刚看完晚报的头条,平常门诊看到你很为病人着想,没想到你还有这样的事迹,太感人了。吃了你换的方子,脚现在不疼了,谢谢你高超的医术。”昨天,家住武昌的孙女士看到本报通讯《武大人民医院有位“垫钱医生”》后,马上给宋恩峰发来一条这样的短信。 “宋主任早就是我心目中的好医生。”33岁的孙女士两年前得了系统性红斑狼疮,一直在宋恩峰这里治疗,只是没有让他垫过钱。她说,宋主任会发给每个患者一张自己的名片,上面有手机号、邮箱等。他的手机24小时不关机,欢迎病人“打扰”,经常通过短信或电话回答患者的问题,成了很多老病号的“家庭医生”。 他给每个患者都发名片 手机24小时不关机 两年前,孙女士经常腿肿,看了很多医院都没查出病因,直到找到宋恩峰。 “宋教授一开始就怀疑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孙女士说,这个病早期时症状不明显,可等到症状明显时就晚了。她记得宋教授当时问得很细,初步判断后并没急于确诊,而是带着她找了一位免疫科的专家,观察了三个月后才确诊。 宋恩峰给孙女士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是“发名片”这样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因为主动给患者名片的医生太少见了。”她说,第一次问诊完后,宋教授随手递给她一张名片,嘱咐她:“回去注意饮食调节,身体有任何不舒服就打电话给我,我24小时都不关机的。”怕孙女士弄丢名片,宋恩峰还特意将手机号写在她的病历本上。 和给患者垫钱一样,给病人递名片的习惯,宋恩峰也坚持了十年。他早已成了许多老病号的“家庭医生”,特别是那些患有慢性病、疑难杂症的病人,随时可以通过电话联系他。 10年发了5万多张名片 打了两次以上的电话必回 十年来,宋恩峰发了至少5万张名片,自掏腰包重印了十多次。 名片发多了,患者咨询电话也多了起来,宋恩峰每天都会接到“陌生号码”的来电,有些号码还是外地的。但由于上班坐诊时给病人看病太忙,许多电话都没有时间接。但宋恩峰有个原则,只要一个号码打了两次以上,他必回电或通过短信沟通,“打这么多电话找我一定有急事,不能辜负了患者的信任。” 家在蔡甸的陈女士就是这样找到宋恩峰的。昨天,她在网上看到报道后,也给宋恩峰发来短信:“宋教授,原来您不只给我一个人垫过钱。这一年来,幸亏有您,不然我得冤枉跑武昌好多趟。” 去年,陈女士生完小孩后老觉得腰疼,想用中药调理。在武大人民医院网页上找到宋恩峰的电话,打了两遍都没人接。她还以为公开电话就是做做样子,没想到十分钟后,宋恩峰回了电话。陈女士说她当时特别意外,“宋教授居然会主动回电话。”不到半年,她腰疼的毛病调理好了。后来,家里只要有人不舒服,陈女士就会发短信问宋恩峰。她说,不管宋教授多忙,都会在当天回复。 “大部分病人都是在上班时间来电话。”宋恩峰说,但他担心有些病人有急症,所以他手机24小时都不关机。“有些病人觉得很焦虑的情况,经过我一解释,他们就明白了,不用白白紧张,多好。” 即使不是专家门诊时间 患者一个电话他就往门诊赶 昨天是小长假最后一天,正在家写论文的宋恩峰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宋医生,您下午在门诊吗,我鼻子很不舒服,可我明天就要上学了……” 电话是一个高三的男生打来的,他得了鼻炎,渐渐影响到睡眠。宋恩峰一听,二话没说,放下手中的工作就往诊室跑。 “宋教授几乎是随叫随到,而且开的药也不贵。”家住汉口的李先生告诉记者,2008年,他的父亲查出结肠癌,手术后要求进行化疗,但老人家已经80多岁了,无法承受化疗后出现的恶心、呕吐、白细胞低等毒副作用,不得不放弃。李先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到宋恩峰,宋恩峰开了一副特别的方剂,60副药下来后,父亲状态不错,也没有复发和转移迹象。60副药吃完共花了1200元,平均一副药20元钱。 【对话】 记者:为什么要给患者发名片呢? 宋恩峰:留下手机号让病人有问题随时打电话询问,不仅让患者更明确自己的病情和怎么用药,更免去了部分患者特别是路途遥远患者的来回奔波之苦。有的病人是外地的,如果病情出现反复得专门跑趟武汉,太麻烦了,留个电话就多个医患沟通的渠道。 记者:不怕被骚扰吗? 宋恩峰:我的病人普遍年纪比较大,而且都是慢性病,经常要来复诊,我们之间比较熟悉了。他们一般都是不舒服或者用药有什么不明白的才打给我,而且也会为我考虑,尽量挑我不坐诊的时间咨询我。 记者:会影响你工作吗? 宋恩峰:这个还好,因为我是中医科的医生。如果是外科医生,我就不会留电话了,因为外科经常要做手术。 (来源:《武汉晚报》2014年10月8日 第4版)

护眼灯能防近视?专家称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更有效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李晗)“智能数码LED灯”、“无Wuhanw.Com.Cn
实习医生会诊酿事故 副主任医师被追究刑责
陈女士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做了手术后,Wuhanw.Com.Cn
小伙考后彻夜聚会晕在KTV 脑电图检测为癫痫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陈媛 通讯员廖燕 李锐)考后忙于Wuhanw.Com.Cn
牛奶又香又浓才是好奶? 专家:特浓是噱头
    最近有网友在网上晒帖,称喝国外的牛奶,Wuhan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