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地的关键是人才

05.09.2014  17:21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抉择。这一战略如何落地,高校怎样才能推进技术创新,如何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求是》杂志2014年第17期刊发了记者与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中国环保机械行业协会会长、菲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舒英钢,武汉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晓红分就上述问题的讨论与对话。现将李晓红发言全文摘发。

 

记者: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真正落在实处,关键在科技,根本在人才。特别是广大青年学子,是有朝气、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因此,大学如何成为自主创新人才成长的摇篮是亟须破解的课题。

李晓红: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大学的首要职责和根本任务,是时代的要求。在长期办学实践中,武汉大学逐步形成了以创造、创新、创业为核心内容的“三创”教育理念,致力于学生提升创新的能力、捕捉创业的机会、增强创造的体验,成为武汉大学最鲜明的办学特色,涌现出了小米手机创始人雷军等一批成功典范。一方面,我们搭建创新平台,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机会。设立了创新学分制度、开设创业教育实验班、将“国家专利”作为推免研究生的重要标准,建成6000多平米的“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心”,还新设了“大学生创业基金”和“校友创投基金”。另一方面,我们为学生配备创新导师,在立德树人中传承创新精神。实施“班级导师”制全覆盖,每个班级除了专职班主任,还配备专门的“学术指导”;实施“烛光导航工程”,让优秀专业教师、学者一对一指导学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聘请知名校友、知名企业家担任兼职班级导师,为学生职业规划进行辅导,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记者: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需经年累月之功。大学要承担起这一历史使命,就要妥善处理教学、科研、成果转化的关系,既要防止厚此薄彼,也要避免人才培养的急功近利。

李晓红:教学与科研是有着一致性目标追求的。教不研则浅,研不教则空。教学如果没有科研作底蕴支撑,就是一种没有灵魂、没有深度的教育,终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科研如果不将探索得到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文明传授给学生,就偏离了教育的根本方向。因此,表面上看起来教学与科研存在冲突,但两者本质上是统一于一个基本原则的:以教学为中心、科研反哺教学。实践中,武汉大学通过制度约束提高教学上岗门槛,让年轻教师、助教和讲师经历一定的科研训练和积淀后再上讲台,使教学工作成为一种资格和荣誉。针对在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容易被忽视的现象,明确规定所有教授、院士必须为本科生上课;学校各级各类实验室、研究中心必须向本科生开放;凡是有科研项目的教师必须吸收、指导本科生参与。武汉大学通过鼓励本科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科研团队,真正实现了科研与人才培养的紧密结合,科研优势向育人优势的转化。

教学、科研与成果转化也要有机结合,这既体现了知识的产生、传播、传承和应用是一个完整链条,也遵循了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只有在创新创业的实践中,才能培养创新人才、形成创新意识、磨练创新品质。武汉大学通过建立校企协同培养模式、建设校外培养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积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而且更加主动地向企业靠拢,提高与企业合作、协同、渗透和交融的程度,既弥补了企业技术创新理论基础不牢的缺陷,也有助于解决高校科学研究动力不足、方向不明确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师生持续介入成果转化的全过程,在科研中进行教学,在实践中培养探究与创新的精神。

记者: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我们弘扬创新精神,就是要让大家认识到,创新不仅仅是科研人员的责任,而且是全社会、全民族的事情。当一批批青年学子带着创新的“种子”奔赴祖国大江南北,当创新的意识在整个中华民族生根发芽,当创新的精神成为价值导向与时代使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就指日可待!

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14-09/01/c_1112248112.htm

(原载《求是》2014年17期  本网编辑:吴江龙)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