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镇脱贫安置调整“小集中”方案

31.08.2015  10:38

   尊重群众意愿做到量力而行

   昭君镇调整“小集中”方案

  8月27日上午,兴山县昭君镇黄家堑村脱贫安置小区在阵阵鞭炮声中开工。

  黄家堑是全市30个重点特困村之一。去年初,镇村在学习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小集中”扶贫搬迁模式,规划在条件较成熟的朱家院子集中建设搬迁脱贫小区。

  村党支部书记向正国告诉记者,当时建小区选择在这儿,主要考虑到地势相对平坦,水电路配套容易些。当时征求农户意见时,7户有2户已灾后重建为预制结构房屋,5户有意翻修并希望重建2层楼房,而新建两层村民得花15万元,有人担心负债。按照规划容量20户的建设方案,平场地、修道路、接自来水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150万元,加上安置房补贴,总投入不得少于200万元。

  今年3月初,该镇在建设美丽乡村“昭君别院”时,受到“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这一思路的启发。镇党委政府果断作出停建小区的决定,改“大拆大建”为就地扩大安置容量、房屋维修加固,并适度分离生产生活区,目标是将安置脱贫小区建成基础设施配套和环境整治的示范区,这个方案在征求意见时,很快受到了村里干部群众的认可。

  镇党委书记陈爱国接受记者采访时算了笔账:“按照调整后的方案,可节省开支60多万元。这笔钱将直接投给村委会以奖代补,鼓励农户就地改造房屋。该村已累计改造房屋119栋,占全村八成以上。节省下来的钱还将兴办一个茶叶加工场,解决全村600多亩茶叶加工难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村去年初还制定了“户户猪羊茶、能手菌药菜、百户过万元、家家新气象”的精确扶贫思路。截至目前,该村整合项目投资470万元,实施了安全饮水户户通,组组通了水泥路,整修了村卫生室,户均年增收500元,初步实现了脱贫目标。(记者田云兵) (编辑:刘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