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那些事儿:红包第一,阆中第二

03.03.2015  13:18

  2015的工作日终于来了,上班族的春节就走了,留下了满满的春节回忆。羊年春节新鲜事儿层出不穷,我给你列举一二。其中最火的红包当仁不让,第二火的就是春节故乡阆中了。

  红包红了

  跌破7亿的收视人数,历年最低28.37%收视率的春晚,人均收视时长却翻倍增长到155.6分钟。暂且不论节目质量,抢红包大概是人均收视时长翻倍的最好解释了。

  羊年春节,红包无疑是一个最热词。腾讯出5亿元为春晚助兴,前后分三次在微信摇一摇中发放。据统计,在22时30分的红包发放中,总计72亿次微信摇一摇,峰值超过1分钟8亿次,细心计算,摇一次手机获得的红包不足7分钱。

  红包为用户带来的收益微乎其微,但由于其是一场没有门槛的全民娱乐,人们还是积极参与。红包本来就是一种吉利,新年讨个福气,何乐不为?只是随着互联网社会的发展,把本来实体的红包搬到了网络。红包热更是宣告了一个时代的来临。

  多数人不知道春节源于何处

  任何一个节日都能探寻它的源头。圣诞节和复活节都是和耶稣有关的重要日子、由美国人独创的感恩节是为了感谢上天赐予的好收成、感谢印第安人的帮助。被称为情人节的瓦伦丁节,是欧美和大洋洲一些国家的民族节日,祭奠罗马圣教徒瓦伦丁的爱情。

  春节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节日传统之一,人们每年都会隆重的对待春节,但是大部分人却不知春节源于何处。

  在《太初历》诞生之前,中国人的新年并无统一规定,各地的“元旦”,也不在同一天。两千年前,阆中人落下闳制定的《太初历》规定了岁首为正月初一,年之始,春之初,这一天就成为了中国人的新年,阆中也就成为了春节发源地。

  旅游不断升温

  出游也是人们欢度春节的一种方式。带父母出去看看,也算是尽了一片孝心;让自己出去走走,也是新年对自己的嘉奖;与儿女出门游玩,增进彼此感情。

  春节期间,全国各地旅游景点爆棚,故宫、三亚、桂林等水泄不通。走常规的旅游路线,难以体会到旅游的快乐。看惯了广阔的海,不如去看看奔腾的江;走遍了都市的繁华,不如去感受青石板的宁静。去了解春节的发源地,去山水环绕的阆中古城,让你和你的家人感受最地道的春节。相比于其他景点寸步难行的难堪,古城还能让你感受节日的舒适,为何不作为出行的目的地呢?

  祈福拜佛抢头香

  除了旅游,全国百姓抢上新年头香也成为了一道景观。大年初一,北京雍和宫就涌动着烧香的市民,更有一大批游客前往祈福。烧头香中又以除夕之夜抢烧新年头香为主,近几年各地佛寺还相继拍卖第一炷香的进香权,盛况空前。为了烧头香祈福,甚至有人花费巨资。

  我们应该以理性的态度看待头香,心生善念,虔诚,心头的头香就是最珍贵的头香。为家庭幸福,长辈安康祈福。北京的雍和宫、峨眉的报国寺、山西的五台山,烧香自有圣地。但春节的头香还得到春节发源地,天宫院、大佛寺、白塔山,福佑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