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 卫生专家提醒食品安全不可忘

24.01.2017  20:43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按中国过年习俗,不少人喜欢在节日里做点扣肉、备点冻饺、做些糕点汤圆,一家人热热闹闹、开开心心过大年。湖北省食品安全与健康科普专家委员会委员龚晨睿、李菁菁提醒,越是到这种人多聚餐的时候,食品安全越要放在心上。
  专家提示:
  1.选择购买感官正常的食品或食品原料,特别要观察是否新鲜,是否在保质期内,包装是否完整无损、有无鼓包等现象。购买保健食品要认准保健食品标志和批准文号。
  2.购买熟食或需冷藏的食物时要注意其储运条件应符合产品标示要求。购买后使用冰箱、冰柜等冷藏食品时,应生熟分开存于容器中或用保鲜膜包好后熟上冷下、分层放置。食品需在烧熟煮透后室温下2小时内食用,剩余食物冷藏不应超过24小时,再次食用前要加热透、确认未变质后方可食用。
  3.不宜一次采购过多食物,以免因储存方式不当、储存时间过长等造成食品过期或腐败变质。
  4.家庭烹制大量食物特别是烹调用具不足时,应把切配、盛放食品的刀板和餐具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5.节假日期间,应注意饮食节制。暴饮暴食会增加肠胃负担,可能诱发急性肠胃炎、胰腺炎、胆囊炎,尤其是患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病症的人群应少饮酒,荤素搭配、平衡膳食,多食富含纤维素、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等清淡健康食品。
  6.外出聚餐时,应选择证照齐全、内外环境整洁、餐饮具洁净、量化分级级别高的餐饮单位就餐,不要选择在路边露天无证摊点用餐,防止食品中毒事件的发生。一旦食用出现不适,请尽快就医。
  每逢佳节胖三斤,仔细一瞧三公斤。春节这样的“佳节”,亲人团聚,走亲访友,各种聚餐、饭局成为必不可少的活动。春节里,如何才能吃得健康、不怕胖呢?专家提示:
  1.荤菜多选鱼虾禽,烹调清淡少油腻
  荤菜应多选用脂肪含量少的鱼、虾、禽肉,如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海鱼、兔肉、羊肉、鸡肉、鸭肉、鹅肉等。这些肉类含有丰富优质的蛋白质,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较低,有益于人体健康。烹饪时多采用清蒸、凉拌、白灼、烘烤、清炖的做法,减少油、盐、糖的摄入。有一两个浓味菜肴过瘾即可,这样可以口味丰富,也不至于过分油腻。
  2.满桌佳肴有主食,多吃蔬菜与水果
  节日里,人们大都习惯于多吃菜、少吃甚至不吃主食,这是不可取的。这样不仅无益消化,而且其中的蛋白质还会被浪费,产生废物。因此,在品尝美味的同时,不妨将一部分胃口留给主食。逢年过节,餐桌上肉食性菜肴过多,容易造成能量摄入过剩,加重肠胃消化负担。因此,建议多吃蔬菜与水果,坚持每日摄入蔬果一斤半,这样更利于健康,也可以更好保持身材不发胖。
  3.清淡饮料作饮品,合理饮酒控食量
  推杯换盏,是增进亲情和友情之路,很多人总是习惯在餐前先尽情饮上一杯酒,不能饮酒的孩子和女眷们,也会喝各种甜饮料。空腹饮酒不但易醉,而且伤胃;碳酸饮料不仅营养价值极低,还会妨碍胃肠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建议开席时先不要畅饮,等进食一半时再饮不迟。饮酒要适当、适度,最好选用红葡萄酒和黄酒等。选择的饮料应清淡无糖。也可以把奶类食品请上节日餐桌,对老人和孩子的健康尤为有益。特别是酸奶,还有改善胃肠功能和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4.食不过量,坚持运动
  对大多数人来说,过年就是吃喝的代名词。还没有吃得尽兴,体重就呼呼直窜了!所以,在过年期间,虽然不得不吃喝,但要控制总量,尽量做到食不过量。中国营养学会的推荐,成年人每日至少完成6000步的活动量。而春节要是不想发胖的话,最好可以保证日行万步。(刘曲 刘敏)
湖北举办线上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
7月25日至26日,为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省档案系统抓好国家档案局对湖北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湖北省档案局依托中国知网以线上方式举办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省内外档案工作者4.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