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博导:超大城市要有超大胸怀视野

01.10.2016  02:07

  见习记者秦孟婷

   思考一方水土如何养八方人

  长江日报:《长江经济带规划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正式印发,武汉同上海、重庆一并被列为超大城市,如何认识武汉超大城市的定位?

  周江评:其实,如果仔细审查,在我眼里,武汉一直都算“超大”城市。看一个城市是不是超大城市,不能只看人口,人口多并不意味着它的综合功能和影响力就必然强大。例如墨西哥城人口远比伦敦多,但后者的影响和功能却是更加强大的。除了产业的发展水平,城市生活功能的完善,管理水平的综合提升,公平竞争的人文环境等,应当都是衡量超大城市的重要指标。在这个意义上,武汉被列为超大城市,不仅是中央对武汉在国家战略中重要地位的确定,也是中央对武汉进一步提升和完善其他综合城市功能的高度期待。

  长江日报:怎样发挥武汉作为超大城市的作用,武汉该有什么样的作为?

  周江评:武汉要肩负起超大城市的责任,我认为要有两个方面的作为。

  第一是认清现状。武汉应该思考自身的长处和短板,思考和周边中小城镇的关系,思考应该如何最大程度地挖掘武汉的独特之处,以独特的魅力来做好自己,也更好地和其他城市合作、竞争。历史上看,武汉及其周边就一直是个有独特魅力的地方。

  第二是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武汉和其他城市的关系。《纲要》重新阐释了武汉的重要地位、也提出了新的期待,那么,武汉和整个国家乃至世界如何做好新的互动?例如,在利用长江黄金水道这样的契机下,武汉同重庆、上海该怎样合作和分工?从横向看,武汉处于长江经济带的中心,上游有重庆,下游有上海;纵向上看,武汉也正好处于中部这条纵轴的中心。处在横轴纵轴的交会点,如何处理与横轴纵轴上其他城市的关系也将是一大考验。

  二是武汉和周边城镇的关系。例如,高铁、城铁可能会让武汉主城有更大的腹地;同时,也让周边城镇有更好的、功能更齐全的中心。

  三是本地、外地(国)的关系。思考城市的发展,不能限于自身的格局,而是要从区域、国家乃至世界的大格局出发。超大的城市必须要有超大的胸怀、超大的视野去看待发展和人的问题。简言之,武汉的一方水土不但要养好一方人,而且要养好八方人。反过来,这些人也将与时俱进,不断塑造出一个个新武汉。历史上武汉号称九省通衢,也就是这么塑造出来的。

   地位提升不是取代其他城市

  长江日报:超大城市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上能起到怎样的引领作用?

  周江评:超大城市积聚了大量的人才,人才之间智慧的碰撞产生了新的思想,新的思想就会有新的技术出来,它会把这种新的技术传播到中小城镇去,产生巨大带动作用。从武汉、重庆、上海来讲,除了以上提到的人才集聚、经济发展等功能,它们也应该是中国新的居住形态、交往模式、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的中心。它们如果能强化这些中心功能,不断有新的创意、服务和“产品”出来,它们带动的就不仅仅只是自己、周边城镇、长江经济带了,而是整个中国、整个世界,都会有很多全新的事物出现,让世界更美好。

  长江日报:对武汉这样的内陆沿江城市,对外开放性相对是短板,如何将“长江经济带全方位对外开放新优势”发挥出来?

  周江评:经济发展不是打比赛分出胜负,而更多是一种资源互补,把饼做大,把饼分好。国家对长江经济带的规划,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想协调这三个超大城市之间以及它们与周边中小城市的发展关系,它们和国家进一步发展的关系。

  把武汉培育成一个新的、功能更完善的国家中心城市,不是要取代其他大城市,而是在其他城市作用发挥不到、资源不够的时候,起到重要的作用。武汉在地理上的中心的位置是重要的优势,怎样在长江经济带中心的优势上做文章,是武汉应当继续思考和挖掘的。如同在世界范围已享盛名的光谷,为什么光谷在武汉,不在其他城市?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掘发挥本地特长和优势,做成一个个光谷那样的、其他地方难以模仿的成功,才是武汉真正的挑战。

   把绿色发展视为经济发展新机遇

  长江日报:《纲要》提出,要发挥超大城市在沿江绿色发展上的核心作用。很多人在观念上依然认为绿色发展需要看得见效益的工业发展模式为其让道,甚至是“牺牲”发展。在您看来绿色发展是怎样的发展,城市怎么在“绿色”概念下实现发展?

  周江评:在拥有一定工业累积、逐步经济转型的今天,谈绿色发展,一方面是应对老百姓越来越关注的环境问题,向生态发展回归,建设更多的公园,更多的沿江绿地,更好的绿色城市环境;另一方面也需要看到,绿色发展其实能给城市带来新的机遇,帮助城市转型。

  经济不是单纯的工业或单纯的农业,而是生活观念、生产方式和消费理念等构成的一个综合系统。当一个子系统做好,内部循环搞好的时候,会对其他子系统有一个正向的反馈,如果所有的子系统之间相互都联系得好,整个系统就会非常好,比如说北欧。

  早期,北欧人带着征服自然的豪情,伐木业非常厉害。但随着人们更好地认识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消费、人和政府的关系等,当地也慢慢有了更好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例如,经济上,宜家从最初纯粹的木材砍伐加工,做出家具卖给客户,到现在从再生林培养研究到综合家居生活的引领,是个值得学习的经验。按照从前粗放的传统工业,砍一棵树也许只能做一个柜子,很多碎木屑只能扔掉,当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技术提升、懂得循环使用资源后,用碎木屑也可以做非常漂亮、环保的家具,而且因为新创意、新设计,附加值非常高,那时一棵树可以做更多柜子,可以卖得更贵更远,同时创造了更多的就业,这就可以说是绿色发展。

体育惠民 武汉这些场馆今天免费开放
  今年8月8日是我国第十五个“全民健身日”,新浪湖北
武汉科技馆、武汉美术馆发表严正声明
   原标题:[关注]武汉科技馆、武汉美术馆发表严新浪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