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报道:现代畜牧业新样板——荆门市生态牧业发展纪实

22.12.2014  15:00

  湖北日报讯 荆门是湖北传统的优质畜禽产品生产大市,年出栏生猪415万头,出栏肉牛16万头,出栏肉羊60万只,出笼家禽5000万只。荆门市畜牧产业总值达到114亿元。近年来,肉牛、肉羊产业的培育在全市畜牧业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促进了现代畜牧业的加快发展。
  
  “中国农谷”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创建出特色
  
  荆门市委、市政府准确定位,科学决策、紧密结合荆门畜牧业自然资源富集的实际,适时提出了建设畜牧强市的战略目标,积极培育现代畜牧业示范区。2013年荆门市委、市政府又及时出台了《关于支持畜牧业健康发展的意见》,推动全市畜牧业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在此背景下,荆门市畜牧兽医局党组一班人,团结带领荆门市畜牧系统干部职工克难攻坚,奋发作为,深入畜牧业生产一线,带政策、送技术,指导牧业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与畜牧养殖户定规划、定目标,科学谋划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新样板。“中国农谷”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是“中国农谷”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市畜牧兽医局按照“中国一流,湖北样板”的要求,积极推进“中国农谷”核心区生猪、家禽、梅花鹿养殖示范区建设。屈家岭五三陈湾10万头生猪生态产业园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其10栋繁育猪舍已经顺利建成,并引进种猪。据介绍,其猪舍标准化要求和设施建设水平全省领先。
  以白鹿春实业公司为代表的梅花鹿养殖示范园,山青水秀,自然景色清新,建有鹿舍2.5万平方米,现存栏梅花鹿1000多头。梅花鹿示范园与自然景色相映生辉。
  
  推广生态养殖 牧业发展添活力
  
  据荆门市畜牧兽医局局长秦世华介绍,今年,荆门市畜牧生产形势总体看好。规模养殖保持快速增长,畜牧科技培训力度空前,新模式新品种适销对路,工商资本投入幅度增大,养殖设施设备提档升级,草食动物发展乘势而上。荆门市今年新建万头猪场9个,总数达到85个;新建万只鸡场15个,总数达到465个;新建万只羊场8个,总数达到12个。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万头牛场不断扩规,达到5个。
  出荆门市东南45公里,便是位于沙洋县高阳镇的荆门市科牧牛业有限公司,在该公司肉牛养殖场,肉牛整齐站在各自一线都在吃草料进食。科牧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比较老牌的牧业公司,现有牛舍20栋,存栏肉牛1800余头,利用秸秆粉碎加工成牧草饲料喂养,效果非常好,秸秆、草料养牛,节约了成本,减少了秸秆对大自然的污染,又保护了生态环境。公司董事长刘兵分析,今年已向农贸生活市场出售健康肉牛2600余头,除去成本,每头肉牛赢利在3500元以上,公司出栏的肉牛在市场上十分抢手,行情也很好。
  湖北祥牛牧业公司2014年出栏肉牛2380头,现存栏肉牛2000余头。该公司崇尚科技领先。倡导秸秆青贮、有机肥加工还田,采取发酵床养牛模式,牛舍内无蚊蝇,无臭味。
  湖北钟祥牧原公司规划年出栏200万头生猪项目工程,现正在抓紧施工建设中,该项目建成后其规模生产能力亚洲最大。
  2009年,王琼武胸怀热爱家乡的一片真情回乡创业,适时创办湖北天越牧业公司,开始大规模的发展肉羊产业。建成标准化羊舍22栋,已具备年出栏1万头肉羊生产能力。今年该公司在荆门市畜牧兽医局支持与技术指导下,克服各种困难,顺利种植多品种牧草3500多亩,草场青苗长势良好。
  东宝区因地制宜利用良好的山地和草场突出发展种草养畜,养羊全区铺开,引导山区农民家家户户养羊,2013年肉羊养殖户达1162户,年出栏肉羊27万只,东宝肉羊养殖展现出可喜的发展态势。
  东宝区成功总结出养羊“42”模式,即每家农户用2个劳动力,建2栋标准羊舍,养200只羊,年收入20万元,帮助农户丰产增收。
  牛羊是节粮草食畜牧业,在畜牧业转型发展的今天,大力推进种草养畜,退耕还草。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通过加工物理转换成饲草,促进了秸秆循环利用,保护了生态自然环境,是发展草食畜牧业必然要求。
  2014年荆门市肉牛饲养40万头,肉羊饲养110万只。草食畜牧业加快发展,要求加快饲草料资源及农作物秸秆的开发和利用,进一步保护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荆门市生态牧业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