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成“斩污”利器:监测范围大 航拍分辨率高
航拍结束后,伞包打开,无人机缓缓降落。
河北省唐山市金岭钢铁厂属于国家明令淘汰的小钢铁企业,但是靠近山区、远离城镇,长期脱离监管视线,一直没有被发现。在环保部组织开展的一次无人机执法检查行动中,航拍发现了其违规生产、污染环境的事实,如今这个小钢铁企业已经被当地政府取缔。
从去年11月起,环保部门开始使用无人机航拍新手段进行环境监察执法。无人机成为环境监察人员的“千里眼”,“斩污”有了新利器。
无人机执法更独立,不受空间地形制约
严重的大气污染已经成为群众的“心肺之患”,也成为群众最关注的环境问题。根据环保部公布的2013年热线举报案件处理情况,2013年涉及大气污染的举报占到受理总数的73%。
大气污染这么严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污染监管能力不足,监管手段匮乏。
环境保护部环境监察局工作人员张大为介绍,常规的环境监察手段主要有明查和暗查两种方式。采取明查方式,企业一般会提前有所准备,调整到比较好的状态。采取暗查方式,仅能发现厂区外围排污情况,监察不到厂区内部情况,效果大打折扣。大气污染问题又比较难以固定证据,有时接到企业违法排污的反映后,环境监察人员马上赶过去监察。结果,企业排污正常。监察人员离开后,问题又出现了,群众投诉又来了。个别企业经常玩这种把戏,环保部门很是无奈。
怎么及时发现大气污染,如何取证?违法企业和环境执法人员打“游击”,怎么应对?
从2013年11月起,环保部门开始使用无人机航拍新手段进行环境监察执法,主要用于对钢铁、焦化、电力等重点企业排污、脱硫设施运行等情况进行直接检查。
无人机是一种以无线电遥控或由自身程序控制为主的不载人飞机,能搭载多种遥感传感器。无人机用于监督执法,比常规手段更为独立,不受各方面的干扰,可以直接取得第一手的真实情况;不受空间与地形条件制约,企业的大气污染物偷排偷放和脱硫设施停运现象一览无余,能够实现全方位执法。“而且无人机更加快速、高效,一小时可以监察近100平方公里。”环保部环境监察局副局长陈善荣说。
无人机成为环保监管执法的一件新“利器”。但张大为坦言,无人机执法受到一些因素制约,首先就是受气象条件影响,大风、降雨等影响飞行安全的因素会限制无人机执法。雾霾等影响拍摄效果的因素,也会影响执法。另外,有时候空域申请也会遇到问题,机场附近、敏感区域等属于禁飞区,对此环保部门在积极与空管部门展开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