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旅游转型机遇 打造养生旅游产业

30.05.2014  23:39
 

地处朝秦暮楚之地、位于鄂陕渝交界处的竹溪县,旅游业如何发挥后发优势,走后位赶超之路,把旅游业培养成富甲一方的支柱产业?笔者认为,应当抢抓旅游业转型发展机遇,打造养生型旅游产业,造福竹溪30多万人民。

一、我国旅游业发展正在发生重大转型

专家指出,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旅游产业已经成长为国民经济的一大产业,各种数据表明,我国旅游产业正在发生历史性的转型:一是由观光旅游向度假旅游转型。过去的观光游正在向体验式、放松式、养生式的度假游转变。这一旅游形态是由感官满足到身心愉悦、精神放松,团体游更多地向背包游、自驾游、自由游转变,观光旅游向度假休闲旅游、养生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深度体验旅游、体育旅游、探险旅游等领域拓展。二是由旅游资源开发向旅游产品开发转型。旅游产品开发围绕文脉和地脉展开,追求环境、气候、风景的统一,讲求旅游各个要素的完整性和配合性。三是由打造旅游要素向打造旅游产业链转型。这一转型,要求旅游发展变成旅游业发展,由景点打造转向吃住行游购娱各要素的完善,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四是由“小旅游”向“大旅游”转型。旅游业的孤立发展转向旅游要素向各行各业各个领域渗透,各行各业的发展靠向旅游业发展。即“产业融合”。

二、深刻认识旅游产业的功能和作用

1、旅游业是发展状态的标志。一个经济和社会发达的地区,必定是旅游的核心区;一个世界的中心城市必定是旅游的中心城市;一个地区的崛起必定是旅游业的崛起。旅游业的发展程度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物。旅游业既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也是带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从根本上推动和加速一个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旅游业是第一产业。从产业的性质划分,旅游业是第三产业,而从产业的功能划分,旅游业是第一产业。因为旅游业具有强大的拉动功能、带动功能和加速功能,它的综合性、带动性和社会效益性,没有任何一个产业可以与之相比。旅游产业是一个围绕着旅游消费形态而形成的链式企业的集合,它可以无形和有力地带动一、二、三产业加快发展。旅游业是人气产业,它以其独特的吸引物,通过情感交汇和人流,聚合人气、财气,带来人才、信息,重组资本、市场,营造强大的发展磁场。

3、生态环境是核心吸引物。未来的旅游,不再是单一的观光式的旅游。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时代的来临和人类追求生命长度需求的增强,旅游越来越成为追求旅游地的环境、气候、风景性和舒适性。进入世外桃园,呼吸新鲜空气,消费生态食品,观赏青山绿水,享受田园风光,已经成为当今人类旅游的首选。我县定位于“绿色崛起示范县”,青山绿水,自然氧吧,环境洁净,几乎没有工业污染,加上海拔高低适宜,气候温和,饮食独特,只要交通瓶颈有了突破,绝对是当今游人的理想目的地。可以预想,高速路开通后,大中城市有钱有闲的“候鸟式”人群,会大量进入竹溪度假养生。

4、用高品位环境满足游人的高品质需求。如今的社会是一个高速运转的社会,人们高效率、快节奏的工作之后,需要一个清净的地方休养生息;如今的人类是一个追求生命质量的社会,人到老年之后,需要一个吃得好、住得好、玩得好、能健康长寿的地方;如今的社会是一个很多人有钱的社会,有钱人钱挣够之后,需要一个安静的地方养老,需要一个花钱买健康、买长寿的地方。我们竹溪正好是可以满足这类人群需求的地方。只要立足于打造高品位游人区,建设满足游人不同需求的旅游产品,以旅游县城为龙头,打造生态竹溪、养生农庄、开心农村、长寿乐园,让每一寸土地都成为景观,让每一个村庄都成为景区,让生产成为表演,让生活成为旅游,把家园变成花园,我们就能打造出未来旅游的“金饭碗”。

三、竹溪未来旅游业发展走向的思考

1、确立旅游发展新的走向。“十堰绿色崛起示范县”的战略定位,既是我县对外宣传的金字品牌,也是我们产业重新洗牌、旅游重新定位的重要机遇。我们应当紧紧抓住建设绿色、洁净、美丽的生态功能区这一机遇,将旅游业发展走向定位于未来“富人区”。说竹溪是未来“富人区”,不是说竹溪人将来有多富,而是说未来的竹溪是有钱人的生活休憩区、生命的长寿区、工作的加油站。这个目标应当成为竹溪长远发展的主目标、主基调和主走向。只要我们从现在起,在“绿色崛起示范县”旗帜的引领下,唱响“富人区”主旋律,大力营造旅游氛围,围绕富人吃住行游购娱各个细节,完整地注入旅游、舒畅、生态的元素,全力打造富人的旅游气场,我们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2、实施旅游强县发展战略。竹溪生存的秦巴山区各地,旅游资源同质化严重,但也有不同的优势,这就是三省交界的边缘优势,中部地区的最后秘境,海拔适宜的气候优势,风味独特的饮食优势,交通不太顺畅的世外优势。面对这种情况,主攻方向应当放在旅游上,或者更具体地说,是以旅游为外形的产业链。因此,应当确立并强化旅游优先发展理念,实施旅游强县发展战略。在城市建设中,把旅游融入城市的方方面面,深挖文化特征,充实旅游元素,增强旅游功能,完善旅游设施,丰富旅游系统,培养好客市民,打造旅游县城。在农村建设中,讲求各个地方、各个层面的观赏性、舒适性和生态性,让旅游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成为农民增收的“第一渠道”,成为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发展的“第一要求”,从而把我县建设成为一乡(镇)一色、一村一品、一地一景、千姿百态的大景区。

3、聚合社会力量发展大旅游。旅游不是孤立的产业,而是集合体产业,发展旅游不是旅游一个部门的事,需要全社会齐抓共建,更需要大员上阵、各方配合。只有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区域分工、政策集成、合力推进,将旅游理念渗透到各个事业之中,各项事业的发展都靠向旅游,各个部门都从旅游角度入手搞规划、搞建设、抓发展,我们的旅游业发展才会展开一个新的局面,才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4、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发展乡村旅游应当成为农村今后发展的首选和主题。按照“一乡一色、一村一品”的思路,一个乡镇一年建设一个旅游村,快速推进,逐年扩展。发展乡村旅游,不仅仅是民房改造、道路建设和氛围营造,更重要的是科学定位,合理规划建设乡村酒店、农家旅馆、采摘篱园、生态渔村、休闲农庄、山水人家、养生山吧、民俗风苑,运用乡村节庆、农业观光、农事体验、水湖景观、森林氧吧、饮食特长、山地景物、野外探险、植物观赏等,打造功能完善、形态各异、吸引力强的旅游新村。充分利用养眼的观光资源、养身的环境资源、养业的产业资源、养名的品牌资源、养心的文化资源、养生的饮食资源、养神的精神资源,建设满足不同游客需求的乡村旅游产品,使其个性化、特色化、精准化。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让旅游在农村中发展,让农村在旅游中变化,让农民成为接待游客的主体,让产业在旅游中形成壮大,让经济收入在旅游中获取,从而达到旅游强县富民的目的,进而实现绿色崛起的目标。(作者:湖北省竹溪县旅游局 明 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