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法一周年,游客舒心了吗?

08.10.2014  14:31

杭州西湖景区太子湾公园,游客们正在观看一年一度的郁金香花展。梅柏林摄

    到今年10月1日,我国第一部旅游法实施满一周年。一年来,法律的贯彻实施情况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日前,记者跟随全国人大常委会旅游法执法检查组赴浙江检查旅游法实施情况。

    九月的杭州,烟雨蒙蒙,游人们乘坐一叶扁舟在西溪湿地中徜徉,心情分外舒畅。可是,如果这个时候碰到一个推销商品的导游,号称:“买一个,算积德行善;不买,就甭想上岸”,你会作何感想?

    以往有很多游客对此类推销很无奈。如今,有了旅游法,游客完全可以不买,因为这是违背法律的行为。

    2013年10月1日,我国第一部旅游法实施。一年来,您的旅游是否更舒心了呢?法律的贯彻实施情况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日前,记者跟随全国人大常委会旅游法执法检查组,在浙江一探究竟。

     规范市场、保障权益,法律促进旅游业更健康地发展

    9月20日下午,记者随着执法检查组刚刚踏上普陀山的码头,就收到这样一条短信:三支清香,礼敬三宝。保护环境,文明旅游,拒绝无证导游……

    仔细打听,原来这是普陀山景区管委会的友情提示。“旅游法是我们旅游服务工作的指导手册,我们根据法律条文,摘发服务短信,这既是从源头预防旅游矛盾纠纷的重要举措,也是向游客宣传旅游法的重要渠道。”普陀山景区管委会一名陈姓负责人告诉记者。

    事实上,宣传贯彻学习旅游法,浙江的旅游管理部门和相关部门、经营单位和从业人员都在行动。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依法兴旅,依法治旅”,特别对长期存在的旅游经营乱象,旅游法堪称规范旅游市场的重剑利器。

    9月17日下午的座谈会上,浙江省旅游局局长赵金勇介绍,旅游法实施一年来,浙江省持续开展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活动,重点查处了一批无资质经营旅游业务及无导游资格执业、以不合理低价组织从事旅游经营、强迫或者变相强迫旅游者购物、以烧香解签为名诱骗游客等违法行为,切实维护了旅游者的合法权益。截至目前,行政处罚126起案件,涉案人数86人,涉案旅行社22家,罚款数额61.8万元。

    同时,浙江省发改委推进旅游重大项目建设,工商部门推进景区12315建设,国土部门严查旅游用地违法行为,2013年以来,共查处19起案件,面积31.5亩;旅游、文物、宗教等部门开展“三支清香”活动,倡行文明旅游……由此,市场秩序有所好转,文明旅游更成气候。

    其中,浙江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倪忠杨告诉记者一个有趣的现象:“今年春节期间,杭州灵隐寺接待香客38.9万人次,同比增长40%。但是寺庙香灰不到1卡车,去年达14卡车。

    规范市场,保障权益,旅游法的实施为浙江旅游带来了更好的法治环境,也为旅游业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据浙江省副省长梁黎明介绍:全省旅游接待游客人数、旅游总收入分别从2004年的1.1亿人次、1010.5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4.4亿人次、5536.2亿元,年均增长16.9%和20.8%。按照现在的增长速度,浙江省预计在2017年成为“万亿旅游大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