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长树新风 广纳谏促务实

02.03.2015  17:20

中国环境报讯 陈谦

敞开胸怀听取意见,正视问题与不足;敞开心扉交流思想,赢得理解与支持;敞开大门欢迎参与,完善思路与措施。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甫一就任即召开媒体座谈会,专门听取新闻界意见和建议,让人们感受到坦诚开明、求真务实的浓浓新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到谋划发展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查找发展中的问题听人民群众意见,改进发展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落实发展任务靠人民群众努力,衡量发展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实现环境质量改善,推动环保事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一样,有着同样的原则遵循: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通过广泛听取意见建议,促进环保工作察实情、办实事、求实效,是对习近平总书记群众工作理念的生动诠释和改善环境质量要求的具体落实。

环境问题关系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环境保护需要每一个人的切实参与。环保工作既是承载着群众热切期望的关注点,也是离不开群众鼎力支持的大工程。面对严峻的环境形势、群众的迫切期待、中央的严格要求,集中各方面智慧,拿出一个好的设计图和施工图,对正处于重要战略抉择期的环保工作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听取意见,贵在听得进诤言不嫌直率。周边环境有哪些问题,群众感受最直观。大气、水体、土壤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已经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对群众的健康形成严重威胁。对于环境污染,群众的表述也许不如专家学者专业,但更鲜明直白。相比于数据图表、文件报告而言,这种生动具体的描述,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环境污染给群众带来的危害,对改善环境质量形成最有力的鞭策。开诚布公听取真实反映,是一种重要的政治素质,体现了接受群众监督的诚心。

听取意见,贵在听得进忠言不觉逆耳。环保工作有哪些不足,群众体会最深刻。环境执法是否有力,最终反映在违法行为能否得到有效遏制上;环境管理是否到位,最终反映在环境质量能否得到有效改善上。千夫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群众提出的批评,让我们更清醒地看到了执法监管工作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对加强执法监管形成最有力的推动。开门纳谏接受真诚批评,是一种强烈的敬业精神,体现了做好环保工作的决心。

听取意见,贵在听得进建言不怕砥砺。环保工作该如何改进,群众的想法最入微。群众的建议是直面突出问题后的思考,是遭遇具体矛盾后的感悟,更鲜活也更接地气。群众提出的建议,让我们能更好地在制度设计和改革中增强现实性和针对性,对完善环保制度形成最有力的支持。虚心听取群众建议,坦率谈出工作思路,让两者相互碰撞交流,才能使策略设计更科学,制度安排更有效。开宗明义阐明工作重点,是一种坚定的责任担当,体现了改善环境质量的决心。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批评和建议,是深入推进环保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改善环境质量,需要广泛听取意见。群众对环境状况的反映,能够让我们在解决大气、水体、土壤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的时候,更准确地把握不同地区的不同特点,不同环境下的不同症结,做出科学判断与部署,在系统治理的整体框架下,进行分区治理、分类治理,做到措施精密化、治理精准化、管理精细化,增强治理的实效性。

建设环境法治,需要广泛听取意见。群众对执法监管的批评,能够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目前环境执法在制度上存在的不足,在方法上存在的弊端,在素质上存在的差距,以严格实施新《环保法》为龙头,全面提升环境执法监管硬实力和软实力,促进依法善治。

深化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改革,需要广泛听取意见。群众对加强环保工作提出的建议,能够让我们更全面地思考如何提高经济社会领域管理制度的生态化水平,全面增强生态环保管理体制的统一性、权威性、高效性、执行力,形成政府主导、市场激励、社会动员的生态环保治理体系。

改善环境质量是必须紧紧扭住的核心。把群众的反映作为最紧迫的要求,把群众的批评作为最有力的鞭策,把群众的建议作为最宝贵的财富,才能抓住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防治这个重点,做到科学决策、系统治污,分区分类、分级分项,精细管理,精准发力。加强和完善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实施质量和总量双管控,健全立法执法、政府履职尽责、改革环境治理、完善社会共治和强化市场机制五大制度。

兼听纳谏,从善如流,才能与工作的需要相适应,与群众的期待相适应,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相适应。实现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前进。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