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报报道:“科技+合作社”助强农腾飞

09.07.2015  09:34

  农村新报讯 记者徐思弘 通讯员刘宏刚 何昕
  
  眼下,位于仙桃的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强农水产合作社发展风头正劲。去年,全省首个水产合作社院士专家工作站在这里落户,不但使其成为我省黄鳝产业发展的“排头兵”,更在业内走出一条“科技+合作社”的发展路径。
  “对我们的社员们来说,住洋楼、开汽车,早已不是梦……”合作社负责人的自信来自于发展的后劲与实力。去年,合作社年销售额达18亿元,创造利润550万元、税收120万元。
  科技助力打造“黄鳝王国
  自5年前,强农与华农“联姻”,强农合作社便走上一条科技发展之路,合作社员们着实尝到了巨大的甜头。
  去年9月,省科协批准强农在全省农民水产专业合作社建起首家 “院士专家工作站”,成功繁育出黄鳝苗,并通过了国家级鉴定,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目前,一批院士专家的20多项科研成果在强农推广运用。
  如今,在郭河镇建华村的鱼塘水面,共有300口网箱,一个网箱里有2斤亲本鱼,最高产量800尾,当年4月投苗,次年4月之前可以分箱养殖。
  “这一块水面的‘含金量’是用敢想的念头和大胆的投入换来的。”理事长邵自迪自豪地说。
  在合作社刚刚起步的2009年,仅有25名社员。周边农户见到养殖黄鳝效益如此可观,大批养殖户蜂拥而上。
  社员队伍在壮大,收购、运输、销售网络体系很快形成,网箱养鳝在全省各地也成大势,但“种苗不足、供小于求”的难题却极大地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除了种苗“价高”、愁“无米下锅”之外,更令人担忧的是,黄鳝种苗的来源全靠人工野生捕捞,资源枯竭之日便是产业消亡之时。
  2012年3月,邵自迪与华农展开科研合作,投资300万元建立“黄鳝苗种人工繁育示范基地”300亩,一举突破黄鳝苗种网箱无土培育的世界性难题,年人工繁殖黄鳝苗种1200万尾。
  拥有了核心竞争力,仙桃的“全国黄鳝之都”名头越叫越响,强农社员及养殖农户开启自繁自养新模式,直接带动农户4500户,技术推广覆盖整个江汉平原。
  昨日,合作社副理事长邵国清表示,“今年,我们仅黄鳝销售收入过18亿,每名社员每年人平增收8000元。
  现在,强农合作社共网箱养鳝50万口,小龙虾专、混养面积5万亩,1181名社员、3500多名辐射农户社员分布湖北仙桃、天门、潜江、洪湖、监利、湖南华容、南县等地区,总面积超过10万。
  多元产品为产业“增值
  虽然靠养殖起家,但强农合作社盯住的却不仅仅是眼前的利益。近年,其产品从“单一”走向“多元化”,取得显著的经济成效。
  在国内黄鳝消费市场整体下滑的大形势下,合作社迅速增加了甲鱼、小龙虾、大闸蟹、田螺、黄骨鱼、鮰鱼等品种。同时,开通仙桃到广州、深圳农产品物流专线,经营范围从单一的特色水产扩大到整个农业领域。去年,销售额同比2013年增加3.5亿元。
  在产品加工上,强农根据消费市场的发展趋势,逐渐由“粗放”向“精深”转化。近年与众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联合机制,开发新产品:
  与浙江忆口香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引进调味虾生产项目,年生产加工销售调味虾180吨;
  合作社还将开展特色水生蔬菜保鲜,主要包括菱角米和莲米等产品;生产加工酱腌洋姜、泡萝卜、泡红椒等系列产品;
  2014年,合作社生产 “沔洪牌”、“农福泉牌”泡藕带500万袋;脆皮油瓜试制成功,今年进行批量生产,年生产600万袋(折合鲜油瓜800吨)……
  邵自迪透露,通过改进生产配方和工艺,合作社推出的新产品,俏销国内,还走入德国、中国台湾等国家或地区。
  “”头企业与时代接轨
  作为一家“”字头的企业,强农在发展道路上紧跟时代,屡屡创新。
  在农业产业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合作社改变过去主要靠“上门推销”的模式,开通了电子商铺、手机商城,买家在阿里巴巴、淘宝、手机APP客户端,客户随时随地能通过手机、电脑、微信、信息等来关注和购买产品,大大扩展了产品销售渠道。
  今年4月,合作社与华中农业大学成功举办 “黄鳝养殖高峰论坛”,300多位参会的教授学者、水产专家、各地客商来自全国各地,开启黄鳝养殖产业 “互联网+”新模式,实现了信息公开,技术共享,创新合作。
  6月,依托合作社成立的湖北强农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挂牌上市,由农业企业走向上市企业,成功登陆国内资本市场。
  无疑,以上这些具有强烈时代印记的发展思路,为强农赢得国内外市场、逐步向经营稳定、成为竞争力更强的超大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垫定了坚实的基础。
  爱打篮球的邵自迪说:“过去,我总想远投三分或强攻篮下。现在我懂得只有把握好发展的节奏,把每一分拿到手,才能推动产业做大,实力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