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评:要不要二孩,可不光是钱的事儿

15.11.2015  19:45

  唐 华

  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第二个孩子,生还是不生?很快成了年轻父母圈子中热议的话题。

  对此问题,大多数人首先考虑的是家底是不是厚实,生个二孩能不能养得起;或者是自己的父母身体情况如何,届时还能不能帮忙带孩子。可事实上,还有个因素也不能忽视:家庭成员们是否在情感上做好了迎接二孩的准备。

  近日有报道称,浙江有个小女孩写了一篇作文,题目是《我想对你说》,里面“痛陈”妈妈对妹妹的偏爱和对自己的冷落,觉得“妈妈不再那么爱我了”。生二孩之后,如何处理两个孩子的关系再次引起关注。为啥说“再次”呢?因为类似的事情近来出了不少,像这位小姑娘用写作文的方式表达不满已经算是“温和派”了。

  有人说,这是家庭教育的问题,现在的“大孩”之前都是家中的“独苗”,两代人甚至三代人的“宝贝”,什么好东西都要先紧着他们用,所以都比较“”,没有责任意识和分享观念。这的确是事实,但也请别忘了,这些孩子的父母大多也是独生子女,恐怕成长过程中也没经历过和别人分享父爱母爱的过程,他们都没学过、没形成的思维方式怎么可能指望在孩子心中养成?

  如果家中有两个孩子,大人们总喜欢说“大的要让着小的”,或者“男孩要让着女孩”;两个孩子出现矛盾,很多大人也会毫不犹豫地偏袒年龄较小的那一个,即便是小的不对,最后挨罚的也很有可能是大孩,而父母们却很少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

  须知,很多孩子不到2岁就已经有了初步的思维能力,他们对周遭的事物有自己的判断,尽管这种判断有时候很幼稚。他们不会像电脑一样,对别人灌输的指令简单执行即可,如果认为不对,一定会心存不满和反抗。所以,对待孩子一定是“”、“”结合,告诉他们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的时候,不能忘记合理引导。

  因此,准备迎接第二个孩子的父母们,别光想着攒钱,思想上、情感上的准备也得抓紧,是时候脑补一下育儿经了。

 

(责任编辑:连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