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创业,从温暖家乡学子的胃开始

16.06.2014  13:16

新华网武汉6月13日专电(记者张墨成 俞俭)  “来吉大开一个”“求来西南民大”……近日,库尔班江的高校清真餐厅在网上火了,不少网友呼唤“来我们学校开一家”。他的创业追梦故事深深感动了高校学子和广大网友。

华中科技大学带有伊斯兰风格的学一食堂,是武汉高校人气最旺的清真餐厅。每到中午十二点左右,都会迎来一波客流高峰,在“新疆大盘鸡”“新疆炸鸡腿”“新疆拌面”窗口前,经常可见学生们排起10多米的长队。

库尔班江站在窗口前,一边看着厨师递出来的一份份飘着家乡味道的菜肴,一边用维吾尔语向正在排队的老乡征求饭菜改进的意见。

像这样的清真餐厅,库尔班江一共经营了17家,分布在湖北、湖南12所高校。

今年34岁的库尔班江·泰吾克力,出生在新疆喀什地区岳普湖县巴依阿瓦提乡的一个农民家庭。在新疆读完两年预科后,2001年,库尔班江成为武汉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一名本科生。

初入大学,生活很新鲜,也有些许不适应,语言交流不成问题,但吃饭是个大问题。“因饮食习惯不一样,我们喜欢吃面食,而学校以米饭为主,不太适应。当时学校食堂有一家清真餐厅,但清真餐品种单一。”库尔班江了解到,不止他一个人,数十位少数民族学生面临同一窘境;不仅在武汉大学,其他高校也存在。

华中科技大学食堂管理部经理刘炳泉说,学校也曾小范围开设过清真窗口,但学生们还是不能吃到家乡的味道,而且少了老乡过来做的那种亲切感。

我的初衷是想改善一下伙食,给少数民族学生提供饮食保障,让他们能安心学习。”库尔班江的设想很快得到校方支持。武汉大学后勤集团饮食服务中心经过考察,决定放手先让库尔班江尝试一年。

2004年12月,库尔班江的第一家清真餐厅开业,那时他还在上大四。他从新疆请来四名厨师,创业初期,人员不够,进货、洗菜、洗碗、拖地……库尔班江样样都干。

这个餐厅面积不大,但我喜欢这里。”在库尔班江眼里,位于武汉大学工学部的这家清真餐厅,就是他梦想开始的地方。

然而,库尔班江的辛苦努力并没有帮他成功掘取第一桶金。当老板几个月,他就亏了1.7万元。“刚开始我不懂成本核算,而且最初人员培训开销很大”。不过,对食品品质的把关和对低廉价格的坚守倒是帮他赢得了口碑,赚取了人气。

这时候,父母催着他回新疆干一份稳定的工作,库尔班江却没有放弃“让家乡学生吃好”的初衷。他专门去其他餐厅“取经”,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学习管理经验,半年后自己的餐厅终于扭亏为盈。

库尔班江和他餐厅的名字开始在武汉高校间流传。2006年,华中师范大学邀请库尔班江负责学校的一个清真窗口。这是库尔班江连锁式运营理念的第一次实践。接着,他的清真餐厅又在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湖北工业大学落地开花。

http://www.hb.xinhuanet.com/2014-06/13/c_1111137563.htm

(稿件来源:新华网  本网编辑:吴江龙)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