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之声报道:新常态下农业大省的新作为——我省各界热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新精神

29.12.2014  13:33

  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传递出很多新的信息。在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农业大省将如何作为?连日来,我省各界展开了热议。湖北之声记者李丽、通讯员杜巍报道:
  
  (以下成品ftp/评论部/李丽/3分)
  
  说到三农,粮食安全肯定是头等大事。今年,我省粮食实现了“十一连增”,总产达到516.83亿斤,比上年增产16.57亿斤,对当年的全国粮食增产贡献份额达16%。省农业厅副厅长焦泰文认为,“当前我省农业生产面临着农业生产成本走高、农业资源刚性约束和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压力,”各种支撑要素已经绷得很紧,出现滑坡拐点的几率在累积,风险在上升。
  
  在连续“十一连增”的高位基础上,靠什么破题“天花板”?今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并就大家关注的“适度规模经营”,明确表示“允许‘探索、探索、再探索’ 。”对此,省农业厅副厅长焦泰文表示,要稳粮增收,在常规举措之外,还是要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和创新的路径来调结构转方式:
  
  【出录音】“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和规范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增强粮食发展后劲,挖掘粮食生产潜力,通过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经营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水平。”【录音止】
  
  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也是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之后社会各界热议的焦点。为什么要互动?省社科院农经所所长邹进泰认为:
  
  【出录音】“尽管一直在强调农业产业化,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农户,但由农业产业带来的利益实际上让农民得到的很少。”【录音止】
  
  调查显示,尽管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连续五年高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幅,但实际上,非农产业工资收入已主导农民收入增加,提高务农效益迫在眉睫。今后,农业由单纯的农作物生产向农产品加工和流通及休闲服务业等领域交融发展,产业链进一步延伸,邹进泰指出:
  
  【出录音】“通过现在讲的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产业链进一步完善,真正让农业大省的农民务农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多收益,来增加农民收入,我觉得还是很有意义的。”【录音止】
  
  此外,今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人的新农村” ,又将新农村建设推到舆论关注热点。实际上,自中央首提新农村建设的十年来,我省“物的新农村”成就巨大,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在一些地方,农村的硬件甚至不比城里差。遗憾的是,“人的新农村”却一直是短板。省委财经办副主任章新国坦言:
  
  【出录音】“过去我们推进新农村主要是重视基础设施建设,重视新社区建设,在人的素质提高,农村文化建设上力度还不够。”【录音止】
  
  省社科院农经所所长邹进泰认为,“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齐头并进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也是拉动内需的基本要求。对此,省委财经办副主任章新国也十分认同:
  
  【出录音】“在物的新农村上,力度不能减,更重要的是在人的新农村上,加大支持的力度,不断提高农民的素质,不断加快农村文化的发展。” 【录音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