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变动力 重塑新优势 武汉代表委员热议“拼搏赶超”

20.02.2017  21:38

  “形势越紧迫,越要增强信心。”近日,本报《让人坐不住的压力信号》系列报道,引起武汉两会高度关注。多位武汉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建言,要把投资下滑的压力化为拼搏赶超的动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发展民营经济,培育发展“新引擎”。

  市政协委员、武汉大学高级研究中心副主任邹薇说,从报道中可以看出,在城市竞争白热化的今天,武汉“标兵”在增多,“追兵”在逼近。成都去年GDP总量超过武汉,工业投资增幅41%,领先全国副省级城市,发展后劲足;杭州GDP总量以微弱差距落后武汉,但去年GDP增速9.5%,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经济结构优。“面对压力,武汉应提振信心,奋力拼搏赶超,重塑新优势。

  实体经济不能弱化

  市政协委员、武汉霞峰消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国庆认为,目前,武汉传统制造业增速回升力度不大,新兴产业尚在培育,新动能还不足以抵消传统动能减弱带来的影响,因此,大力提升工业投资、振兴实体经济基础的行动纲领不能丢。相关部门应继续以实体经济发展为基石,切实为企业“松绑”,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和政策落实“肠梗阻”。

  市政协委员邓超华认为,长江新城的规划建设是目前全市上下热议的焦点,新城之所以为“”,应体现在产业规划上,要把先进智能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作为长江新城的产业支撑。他建议,应借“长江新城”建设的东风,培养一批在自主创新品牌效应、节能减排、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具有优势的高端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

  邹薇建议,苏州在引进新加坡投资和培育本地企业上均有独到成果。武汉可向苏州学习,在招大商、引进“外来和尚”的同时,重视培育本土企业,夯实实体经济发展基础。

  民企建言“四个凡是

  市政协委员、民盟盟员刘一春说,发展先进制造业必须加大创新力度,民营经济的创新活力强、动力足,应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目前,武汉市民营经济占比较低,经济结构需要提档升级,应着力落实创新政策,提升民企创新意愿,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市政协委员、湖北易瓦特科技股份公司董事长赵国成认为,作为传统老工业基地,武汉一直过多依赖“国字号”,民营经济的地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始终存在。他建议,要在政策上有新突破,努力做到“四个凡是”,即:凡是国有经济可以享受的政策,民营经济一律同等适用;凡是单独针对民营经济的限制性规定,一律予以废止;凡是发达地区行之有效的政策,都可参照执行;凡是符合武汉实际的优惠政策,都可探索尝试。同时,要努力破除行业垄断,在市场准入上给足空间,鼓励民间投资进入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领域。

  市政协委员李国庆则认为,民企自身应努力奋进,在技术设备改造创新、提高产能降低成本等方面下功夫,不能“等、靠、要”。“要用更好的项目、更先进的发展方向来吸引政府部门关注、认可和支持。

  应倒逼部门为企业服务

  姚碧波等10名市人大代表共同建议,要优化环境,提高服务,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诚信政府与诚信社会建设,畅通企业投诉渠道,让武汉市成为审批环节最少、效率最高、服务最优的城市。

  市人大代表、中建商砼党委书记胡立志说:“和成都相比,武汉的城市硬件水平和软件服务实力都要提升。”他举例说,在企业落地后,武汉虽然设立了项目秘书,但多以街道工作人员为主,既不专业,效率也低。他建议,应根据项目特点,提升服务精准度,配备专业高效的服务专员,让企业家感受到武汉的诚意和温暖。

  市政协委员、斗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张文明说,政府的环境好比土壤,企业是树木,要想企业茁壮成长,必须要让土地肥沃。无论是招商还是扩大本地投资,政府部门都需要积极主动作为,不能总让企业上门求人。

  张文明建议,武汉应建立服务企业的评议机制,让企业给政府部门打分,并定期公开排名靠前和摆尾的部门,并对落后部门开展问责。“通过打分来倒逼部门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进而建立服务企业的长效机制”。(胡弦)

湖北举办线上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
7月25日至26日,为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省档案系统抓好国家档案局对湖北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湖北省档案局依托中国知网以线上方式举办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省内外档案工作者4.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