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发展指数发布会暨中国文化发展论坛(2015)在汉举行

30.11.2015  17:50

    11月26日,“中国文化发展指数发布会暨中国文化发展论坛(2015)”在武汉举办,本次论坛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所(简称国研中心东方所)、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联合主办。

新常态、新文化、新机遇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十三五规划建议,在十三五期间我国文化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文化发展迎来新的春天。梳理中国文化发展脉络,剖析现象,树立样板,为进一步明晰中国文化未来发展方向和着力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论坛以“新常态、新文化、新机遇”为主题,上午为指数发布与主旨演讲,下午同时举行两场平行论坛,邀请有关领导、专家及企业代表,围绕“文化+”与地产、金融、科技融合发展及传统文化如何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等问题开展专题讨论。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任玉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张晓欢,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景源,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邓务贵,湖北大学刘建凡教授出席论坛并致辞。
    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成立两年来在深化主流文化研究、扩大湖北大学学术影响方面取得较大成绩,先后举办了“世界文化发展论坛”、“中国文化发展论坛”和“湖北文化发展论坛”,牵头成立了“中华文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连续2年推出了国内首部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形成了品牌效应,赢得了社会广泛认可。中国文化正处在大发展、大繁荣的变革时期,以“新常态、新文化、新机遇”为主题,意义重大。文化发展需创新研究和合作的模式,本次论坛是由国研中心东方所、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湖北大学共同主办,是力求整合政府研究部门、媒体集团和高校三方的优势资源,实现协同创新的新尝试。同时,这次论坛也为我校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为促进我校相关学科的建设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国研中心东方所在现场发布了中国文化发展指数。该指数研究范围涉及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不含港澳台地区)288个地级以上城市,是目前国内数据最新、覆盖城市最多的文化发展指数研究,也是国内首次发布中国文化城市100强、中国文化产业园区100强、中国文化企业100强榜单的报告。

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下午,在中国文化发展学术论坛上,来自各研究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学者以“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主题展开精彩的学术探讨。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玉堂围绕“炎黄神农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炎黄神农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从国家、社会和公民等层面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有着对炎黄神农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我们要正确认识炎帝神农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保护和弘扬、正确诠释、升华和创新炎帝神农文化,为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支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传统文化的升华和超越。
     
    湖北大学副校长杨鲜兰从“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理解”出发,进行多个维度思考,谈到中国历史发展规律、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当代社会人类文化与文明的发展现状趋势都同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
    中国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孙伟平则以“儒家价值观及其现代转换”为题,从君主制与群体主体意识、以“仁”为本位价值、偏重道德的价值规范意识、以“礼”为中心的社会秩序观念、“至善”理想与“修身为本”的价值实践意识这几个方面对儒家价值观及其现代转换进行了一番总结和剖析。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冯平围绕“中国文化传统在当下中国核心价值观中的位置”提出,要确定位置,必须洞察当下中国的历史方位。当下中国正处在现代化与中华文明复兴、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民族国家与全球化三大张力之中,这构成了当今中国的世界历史坐标,也带来了诸多难题,这需要我们创造一种中国现代文明以及树立中国家国天下理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原副校长刘可风从“知‘耻’是转化和发展传统文化的最紧迫任务之一”角度入手,谈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中的“耻”是我们应该守住的底线。面对“耻感”退化、“耻线”下降异位等社会现象,首先政府应做好普通民众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其次应从日常行为规范上营造良好风气。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邓晓芒站在新批判主义立场上,提出“必须把传统文化批判推进到新的层次”观点,主张中国文化应建立在批判的基础上,有批判才有发展,并对当前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存在的集体无意识现象进行分析与批判。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湖北省伦理学会长龙静云从“传统五伦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角度谈了几点自己的看法。传统五伦,即古人所谓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从现代社会出发应赋予“五伦”新的精神内涵,将平等、公正、民主、法制等精神融入其中,将传统五伦发展为新五伦。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储昭华针对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理清和辨析理念与实践的关系,要注意传统文化理念在社会生活中的落实情况;二是旧思想应放在整体语境中去理解,避免片面、孤立、夸大的解读;三是应该对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进行深入挖掘,避免现成思维从表层做文章。
    来自湖北大学的吴成国、强以华、周海春、杨业华、姚才刚、徐弢等专家学者围绕主题分享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看法以及如何构建现代文化等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