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陆市铁腕整治畜禽业污染 打造全新生态养殖循环链

05.08.2015  10:34

  安陆境内有141座水库,堪称“百库之市”。

  1992年,安陆在百花水库成功探索“投肥养鱼”经验,在全国一炮打响。随后该市水库、塘堰纷纷被承包,立体开发如火如荼。然而,多数养殖户将畜禽粪便直排水库,水质污染逐年加剧。

  去年10月起,安陆决定铁腕整治畜禽业污染,禁止再向水库投肥投粪养殖。

  从探索“投肥养鱼”到回归“人放天养”,这堂生态课,足足上了23年。

  “百花经验”演化为粗放的生态养殖

  在纸页已泛黄的《中国水产》1993年第10期杂志上,记者找到一篇题为《提高渔场经济效益的探索》的论文:“1992年,在湖北省安陆市百花渔场进行了提高经济效益的综合开发试验,取得了显著效益。”此文的刊发,让全国水产界知道“百花”这个名字。

  百花渔场,即距安陆城区4公里的百花水库。1986年到1991年,每年鲜鱼产量不足1万公斤,累计亏损29.5万元。

  1992年,百花渔场开展试验,向水库投放氮肥、磷肥等,以促进鱼类喜食的浮游植物生长,收到奇效:当年起捕成鱼6万公斤,比头一年净增5.9倍!“高峰时,达到亩产一吨鱼!”安陆市水产局副局长舒兴原回忆,百花水库的经验渐渐演化为生态立体养殖“百花模式”——“水中鱼分层、岸边养畜禽、地面种加沼、空中挂果林”。到2007年,生态立体养殖面积已占全市养殖水面的52%。

  然而,人们渐渐发现,一库库清水不再清澈,变成臭味难闻。“配套养殖企业将粪便直排水库,未配套养殖场的水库则人为投粪、投肥。”市环保局副局长邬木明说。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全市141座水库中有126座被污染,其中68座严重污染;全市491家规模以上畜禽养殖场,直排或仅简单处理后排放的占82%。

  铁腕治污,水库回归“人放天养

  4日,记者来到王义贞镇观音冲水库。去年此时,这儿几成一湖污水,如今水清亮了不少。“山上的养鸡场已搬走,现在只剩下一家未到期的养鱼户,没有再投肥投粪了。”镇水管站负责人简章文很欣慰。

  去年10月,安陆市出台整治方案,决定用两年时间,将现有畜禽养殖场和所有水库、大型塘堰、河流养殖污染整治达标。承包期满的水库一律不再延包,逐步收回水库经营权,并在水库旁划定禁养区,使水库回归“人放天养”。

  市委书记汪尧中说,投肥养鱼以及综合配套养殖,确实与多年前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但经过20多年实践,这种粗放的“生态养殖”后遗症渐渐凸显,治理刻不容缓。

  封闭现有养殖场排污口,严禁向水库、大型塘堰、河流投肥、投粪养殖;对禁养区内大型畜禽养殖场逐步依法取缔,对限养区、规划养殖区的养殖场开展排污整治,完善环评手续;市环保局定期检测水库水质,在水库周边安装摄像头,24小时监控,并发动群众举报。

  上月,该市又出台奖补办法,拿出1600万元用于养殖业污染综合整治和循环利用。

  截至上月底,全市24家大型养殖场已有19家完成治理任务,完成中小型养殖场积污池、化粪池改造61家,收回12座水库经营权,63座水库实现禁止投肥投粪养殖。

  一条全新的生态循环链

  禁止向水库直排后,畜禽粪便去哪儿了呢?记者走访调查。

  在王义贞镇朱桥村,一座2300立方米的积污池已于5月启用。全镇23家养鸡场的粪便,全部用专业吸污车运至这里,干湿分离后,干粪直接还田,污水经发酵,转化为无公害有机肥料,供给长生堂公司的油用牡丹基地。

  “就是冲着这鸡粪来的。”基地负责人严五星解释,油用牡丹用于保健食品,只能施有机肥。“去年种下的1000亩油用牡丹刚好可消化,每年能节约150吨肥料。我们新规划的2000亩基地,鸡粪还不够用呢。

  像王义贞镇一样,目前安陆各乡镇在建设大型积污池,实现养殖业态与种植业态新的生态循环。赵棚镇利用团山林木基地,综合利用全镇养殖业粪便;棠棣镇组建了2支沼液服务队,与裕丰公司配套。

  整治行动还倒逼一批大型养殖场动脑“内循环”。

  在孛畈镇的神州畜牧公司,一条条黑色的PE输送管道如电线般架在半空。它们从万头猪场引出,向千亩生态农业园延伸。

  公司董事长黄晓燕介绍,猪舍的粪尿,在集污池搅拌后,进入1000立方米厌氧发酵罐发酵灭菌除臭,转化成有机肥——沼液,再由管道输送到生态农业园区内。

  王义贞镇的强顺养殖公司新建600立方米沼气池,将沼液用高压泵送往山上的银杏基地,全部还林处理。接官乡的环宇养殖公司投资80余万元建设污水处理站,实现达标排放。

  趟出全新的生态循环链后,水库恢复清亮,鱼儿身价更高。市水产局介绍,孛畈镇的欣华禽业改用“人放天养”模式后,市场价每斤不到6元的花鲢卖到9元,还供不应求。

湖北举办线上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
7月25日至26日,为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省档案系统抓好国家档案局对湖北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湖北省档案局依托中国知网以线上方式举办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省内外档案工作者4.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