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武汉大学本科生院:“三维融合”育人才

18.11.2014  13:24

把立德树人贯注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将德育教育与专业教学内置在一起,创新德育方式方法。

按照业务流程设计“专业课程链”,并与“专业素质链”上认知、理解、运用、创新四个层次一一对应,深度融合形成知识应用的脑图,这是第七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作品——武汉大学《“专业素质链”与“专业课程链”深度融合的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核心理念。

深度融合的理念不仅体现在武汉大学专业课程设置上,也体现在其机构改革中。2013年9月,武汉大学整合重组涉及本科生管理和培养的相关部门和机构,成立体量远超一般职能部门的本科生机构——武汉大学本科生院,下设教务处、招生工作处、质量管理处、学生工作处等职能机构,将本科招生、教学、德育等职责融合一身。

机构酝酿已久,成立只是第一步。关键是人才理念的提升和人才培养机制的实质创新。”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李晓红说:“教育与教学融合、选拔与培养融合、实践与课堂融合,要通过三维融合贯通起一个更加尊重学生个性的培养链来,培养他们成为研究型、复合型和引领型人才。

教育与教学融合:立德为本,树人为先

把立德树人贯注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将德育教育与专业教学内置在一起,创新德育方式方法。”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韩进这样强调该校教育与教学融合的理念。

梁羽生小说里有个叫江南的书童,这小子就会一招武功‘同归于尽’,但哪位武林高手愿意和菜鸟同归于尽呢?所以每次遇到危险,他都能化险为夷。”这是武汉大学文学院《形势与政策》课的一个场景,主讲教师是该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怀民,他站在讲台上,双手背在身后,仿佛一位说书先生,用妙趣横生的语言讲述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的“冷思考”,结合小说情节强调练就一技之长对于学生就业的重要意义。

精美的课件、生动的案例、独到的视角、丰富的影音资料……这是武汉大学《形势与政策》课堂的“标配”。“像这样的课,我们都爱听,每节课都获益匪浅。”同学们纷纷表示。教学内容与时俱进,结合90后学生特点,引入动漫、流行语、现场秀等时尚元素,一门“睡觉课”“自习课”在武汉大学自由的土壤中不断壮大,成功“逆袭”为学生追捧的热门课程。

学生工作处并入本科生院以后,让我们更自觉地站在‘立德树人’这个共同高度上思考德育与教学的关系,推动工作也更加有力。”本科生院长、长江学者陈传夫说,“今年新学期开始,武汉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明显得到了加强,更加体系化。

选拔与培养融合:多样选拔,个性培养

兴趣是前提!因此,我们要建立一套选拔体系,让学生在高考分数之外,按照自己的兴趣再选一次专业。”校长李晓红一语中的,道破招生工作处的工作重点。

这个目标被本科生院规划成两条具体路径:第一,建立校内转专业制度,让所有新生入校后规范、有序、便捷地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第二,拔尖学生选拔制度,让一部分尖子学生通过严苛选拔进入“弘毅学堂”,强化创新人才培养。两条路径指向共同的目标——将选拔与培养挂钩,实现个性化培养。武汉大学2014级年龄最大和最小新生,恰好对这两条路径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27岁的最大新生何林夕(化名)10年前就曾以高分考进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但因一度沉迷网络未修满学分,没有拿到毕业证。今年他重新参加高考并报考武大,按高考分数被信息管理学院录取。

我想回到以前的母院,走好我本该走完的路。”何林夕对校长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我们要正确看待一个学生的跌倒,并且要想办法帮助他重新站起来。”李晓红回应。根据《武汉大学普通本科生转专业管理办法》,何林夕在大学第一学期结束后可以向本科生院递交转专业申请,通过考试后能够回到以前的学院和专业学习。此外,根据学分认定办法,他当年的部分学分仍然有效。

据统计,武汉大学将每年转专业人数控制在当年新生总数的10%以内,学校放宽出口,一般不控制各专业学生转出人数,给予学生更多选择权利;但是对于转入专业,接收学院则会进行综合考试和考察,录取确实适合的学生。

13岁的最小新生汪逸凡今年9月被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录取,被同学们称为“天才”。小小的他有着大大的梦想——制造一艘光子飞船。根据他的兴趣和能力特点,李晓红建议他参加拔尖创新人才试验田“弘毅班”的选拔,打好理学基础。入学2个月后,通过选拔考试的汪逸凡进入了该校物理学弘毅班。

像汪逸凡这样通过选拔进入武汉大学“弘毅学堂”学习的学生,每年大概有?人,占当年新生的?%,他们进入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和国际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国学等7个“弘毅班”学习。首批121名毕业生中,98%选择了赴国内外一流大学继续深造。

实践与课堂结合:立足实践强化专业

9月23日,武汉大学耗资2800万元精心打造的6200平米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中心面向全校学生开放,同时,武汉大学第四届本科生实践成果展也在此开幕。

学生创新、创造的天赋最终要靠他们自己的实践成果来体现”,面对展厅里学生们650多件琳琅满目的实践发明,李斐副校长说:“从这个意义上,实践既是检验人才的标准,也是培养人才的有力途径。因此,我们特别着力去把实践与课堂理论紧密融合起来。

在“研究型、复合型、引领型”培养目标和一系列制度的引导下,追绩点、发论文已不再是武汉大学学生成长成才的唯一方式。将课本上、课堂中的理论知识高水平地运用在创新、创造之中,让武大的本科生们屡屡在国际、国内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大赛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培育创新型人才的摇篮和平台是前沿专业学科,这也是实践教学最好的途径。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无缝对接,使知识‘学用一体,加深理解’。”陈传夫说。近年来,学校充分挖掘校内资源外,与校外企业共建了一批实践教育基地,涵盖新闻、遥感、测绘、土木、生物等多个学科。

新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为此,新闻与传播学院实行教师“双聘化”,要求老师到校外脱产学习一年,同时聘请媒体工作者走进课堂。为实现交流常态化,武汉大学—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新闻传播学类文科实践教育基地应运而生。

学生对鲜活的案例更感兴趣,他们十分愿意学以致用,有时只是缺了一个平台。”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强月新谈起他的感受。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一年在讲授《新闻编辑与评论研究》时,恰逢湖北日报筹划改版之际,他调动同学们对湖北日报进行内容分析,最终提交了一份1万多字的改版方案,大量内容最终被采纳。“同学们在那次实践中,获得了强烈的荣誉感和自信心。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4-11/17/content_426379.htm?div=-1

(稿件来源:《中国教育报》2014年11月17日 本网编辑:吴江龙)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