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应参与学生生命的成长

24.11.2015  12:31

  10月29日,常州大学校长浦玉忠有了一个新身份——常州大学华罗庚学院151班班主任。从首次班会开始,浦玉忠就尝试着转变角色。“以后大家见到我,可以叫我浦老师。”浦玉忠还自报了手机号和微信号。“同学们看了什么好书、遇到了什么困难,都可以在里面交流。我会定期跟同学们见面。你们也可以直接到办公室找我。”(11月23日《中国青年报》)

  大学校长做班主任,这事儿听起来多少有些新鲜。难怪常州大学华罗庚学院戴繁琢同学得知班主任是校长后“挺惊讶的”,甚至“有些紧张”。不过,浦校长开完班会后,戴繁琢如释重负,“校长特别和蔼,跟家长一样”。

  也许有人会对浦玉忠校长做班主任不以为然。一校之长,需要决策拍板处理的事务多如牛毛,哪里还有精力、有时间亲自做班主任?殊不知,人才培养是高校的头等大事。大学校长的事务再多,如果不能面对学生、了解学生,其它的事情再重要,都是本末倒置。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几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月初,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根据该《方案》,“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智力支持。教育先行已经成为全民共识。国家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大政方针无疑十分正确。但是,我们也要防止某些地方政府和高校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给念歪了。当下,某些地方政府正在进行的“砸钱”比赛就值得警惕,将数以亿计的资金砸向少数高校,以期在短期内培育出一流大学;还有少数高校热衷于更名和各种排名,过分依赖硬件建设,忽视软件建设,恐怕也难以建成真正意义上的一流大学。“乌鸡”插上“凤凰”的羽毛,终究还是“乌鸡”。

  一流大学应当是高校基因突变,而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增肥”。目前,考核“一流大学”的指标主要是人才培养的数量、科研成果的等级、发表论文的数量和影响因子等,缺乏对学生人文情怀、知识创新、责任担当等指标的考核,弊端显而易见。台湾大学学者黄俊杰教授就曾提出尖锐批评。他指出,以定量指标为主忽视定性指标,重视大学研究功能远甚于教学功能,导致大学治理重机制轻氛围,贻害无穷。黄俊杰教授认为,一流大学应致力于知识的创新,应参与学生生命的成长,应该对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不义应有批判的能力和节操。

  华罗庚学院是常州大学的一块试验田,更强调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学校希望华罗庚学院的学生毕业后能成为各个领域的领导者,也是一种创新之举。常州大学校长浦玉忠曾在南京大学做过辅导员,在苏州科技学院当过班主任。他说,“一名学校的决策者,了解学生才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其实,校长亲自当班主任的意义,不仅局限于能够科学决策,而在于“参与学生生命的成长”,让全员育人不再是一句空话。

  印第安人有一句谚语:“别走得太快,请等一等你的灵魂。”这句话尤其适合当下的高校。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其自身规律,不是靠钱能砸出来的。诞生于国家多灾多难、民族危亡时期的西南联大,人才大师辈出,堪称中国高教史上的一座丰碑,靠的绝对不是物质上的支撑,而是西南联大师生身上所独有的家国情怀与担当精神。而这恐怕正是当下不少高校最缺少的。高校如果只盯着各种排行榜上那些冰冷的指标去“砸钱”,不重视大学精神的培育,甚至无视学生的存在,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缺乏人文情怀、创新精神、责任担当。这样的大学,即便各种考核指标进入了世界一流的行列,终究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大学。

(见习编辑 金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