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新闻网】湖北大学通识教育学院让学生爱学会学有条件学

18.05.2015  13:15

让每一个学生爱学会学有条件学
——湖北大学通识教育学院学风建设小记

    每天,湖北大学通识教育学院校园都满是晨读的身影。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欧阳世钰告诉记者,去年学院推出了“乐晨读”活动,每天早晨会有人叫他们起床读书,“7点晨读,现在已经很适应了”。
    院长高天琼介绍,2014年该院着手加强学风建设,从大一开始推行适应教育,培养学生早起早读、自学爱学的习惯。学院又改善了硬件,让学生有场地、有机会有平台开展特色文化活动,以此让学生成为学风建设的主人翁。
    湖北大学通识教育学院抓学风从新生来校就开始了,前几年院领导一直在思考如何让学生一进大学就适应新生活。该院创造性地提出多层次、多渠道进行“过渡教育”,所有院领导深入新生中作适应性教育专题辅导报告,邀请校本部学科负责人、骨干教师面向大一学生开展学业导航,一年内165名师生代表开展导航交流37场。学校专门组织高年级优秀学长、毕业校友来院开展朋辈成长辅导,通过座谈、讲座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培养目标、做好大学规划。
    “同学们走快一点,要迟到了!”3月6日早上7:50,离上课时间还有10分钟,副院长黄文武站在教学楼入口提醒还未进入教室的同学,被喊话的学生一路小跑进了教室。去年9月份以来,这一幕几乎每周上演。原来,这是院领导在抓课堂考勤。
    “适应教育主要是交给学生一些方法,只能帮助学生进入大学学习的状态,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保持这种状态。我们院领导和辅导员就组成了巡查队,到课堂和生活区了解学生的日常表现。”高天琼说。
    上学期,该院25名领导和辅导员共听课334次、访谈1536次、查寝461次、出早操421次。学院还组成专门的考勤组,每周对每个专业每门课至少进行一次抽查,考勤记录在全院通报,并作为学生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有了这些扎实的常规工作,以前有的行为散漫的学生逐渐安下心来,校园里少了许多晃荡的身影,而图书馆、自习室却从以前的只有几个人变成了需要抢座排队。
    学生自觉性提高后,给以往的学习条件带来了挑战。去年该院投入30万元扩建图书馆,另投资引进了电子借阅机和触摸屏报刊阅读系统,增加了书库和阅览室,馆藏图书较之前翻了一番。为方便室外学习和自由学习,院方再度出手打造了学生生活园区和多功能活动室。
    有了一流的学习条件,学生办起了楚英俱乐部、英语广播台、教育研究社等学术社团,开展“读书在通识”、“好书1+1”读书交流会、读书海报设计大赛、“问津大讲堂”学生主讲人大赛和“我爱记单词”等12项活动,发挥学生自办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些活动贯彻全年,全院2850名学生全部都参加进来,可深入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
    新闻学专业学生罗玲爱好英语,她是“我爱记单词”活动的常客。她告诉记者,与过去相比,学院改观很大,“现在场地、社团和学术平台多了起来,小伙伴们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了,很多活动,学校都会鼓励学生全体参与。”据她观察,在寝室里宅的人明显少了,身边的同学都有了自己的学习阵地。(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黄兴国 通讯员 杨保华 苏秋成 李本义)

    原文链接: http://news.jyb.cn/high/gdjyxw/201505/t20150513_622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