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公开招聘 大学生“夫妻档”扎根乡镇学校

17.01.2015  13:43

  湖北日报讯 记者杨康

  “叮当”、“叮当”……14日晚8点半,洪湖市螺山镇铁牛中学响起“收工”的铃声。学校的“夫妻档”新机制教师吴兵武和高萍回到宿舍,简单梳洗后,吴兵武到电脑前坐下,开始准备明天的教案,妻子高萍则坐在另一侧批改作业。

  吴兵武和高萍都毕业于湖北民族学院,2012年通过新机制教师招考来到铁牛中学,吴兵武教数学,高萍教语文。3年来,夫妻俩在螺山镇结婚生子,现正在筹划在镇上买套房子,将父母接来居住。

  铁牛中学校长吴长清说,之前学校至少10年未进过新教师,教师数量不足,年龄老化,学历偏低,结构不合理。吴武兵和高萍这批新机制教师的到来,无声地改变着学校的风貌。他们新颖的教学方式、流利的英语口语、曼妙的舞姿和悦耳的歌喉,让孩子们感到兴奋。

  “学生都很喜欢年轻老师,学习的热情更高了。”吴长清说。显而易见的是学校的招生情况。2013年,铁牛中学在校生人数为586人,去年达到651人,今年攀升到718人。

  为让新机制教师留得下,学校提供了许多优惠政策,如为他们购买意外伤害险,免费提供食宿等。“学校还在新机制教师的宿舍安装了网线,购买了床单、毛巾、电视等生活用品。”洪湖市市长黄勇说,“基层想要留住人才,首先要让他们有一个很好的工作和成长环境。

  2012年,省政府出台《关于创新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机制的意见》,建立了“国标、省考、县聘、校用”的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补充新机制。3年来,全省共招聘新机制教师近2.8万名,有效缓解了我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年轻教师匮乏、结构不合理的现状。“最近3年,我们一共招录了12位新机制教师。”吴长清介绍。“在新机制教师来之前五六年,老教师们只把‘班班通’(农村教育信息化系统,融合了教学软件、电子白板等软硬件资源)当做普通白板来用。如今,老教师们学会了制作PPT,播放音视频、动画等。年轻老师则可从老教师那学习教学技巧,大家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吴长清说。

   ■链接

   雪中送炭,改善农村教育软硬件

  记者杨康

  破败的校园,紧缺的师资,越来越少的学生,是近年来许多农村中小学“不能言说的痛”。

  问题根源在哪里?学生家长陈萍认为:“城里学校老师教得好,校园环境也好,大家自然就把孩子往城里送。

  以过去的铁牛中学为例,学校宿舍没有洗澡设施,孩子只能去学校食堂接了开水回到宿舍洗,既不安全也不方便。陈萍的儿子代营是铁牛中学八年级学生,因为学校离家较远,一直都是住校。“男孩子爱运动,体育课后更是浑身汗水,也没地方洗澡。

  还有饮用水问题。“教室没有开水,我们只能买水喝,每周生活费1/5都花在这上面。”代营说。而家长更担心长期喝凉水对孩子身体不好。

  去年7月,铁牛中学男、女生宿舍均装上了洗浴设施,每个浴室各有8个龙头,学校对不同年级学生的洗浴时间错峰安排。学校还新添置了6台饮水机,学生们在教学楼、宿舍和食堂都能就近接到开水喝。

  铁牛中学的改变,是我省大力改善农村义务教育条件的一个缩影。省政府按照“雪中送炭、因地制宜、定额补助、自愿申报”的原则,分解下达寄宿制学校食堂及饮水洗浴设施建设任务,并协调落实省级奖补资金8000万元,要求各地按核定下达的建设内容,抓紧项目实施。为确保在年底前完成建设任务,从去年6月起,具体负责项目实施的省教育厅就建立了项目建设进度月报制度,通过会议督办、现场督查和约谈领导等方式加强监控。

  去年,我省农村中小学饮水洗浴项目共完工509个,全部如期完工。

  省政府还推行“食堂改造计划”,按放心食堂建设软硬件标准,对食堂加工场所、操作流程、设施设备、就餐场所改造升级。去年,我省农村中小学食堂项目开工566个,完工526个。

  此外,去年9月前招聘的8000余名教师均在开学前全部到岗,进一步优化了全省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结构。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