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救援志愿队背后的家庭们:默默支持做后盾

23.11.2014  11:41

  大堤口冬泳队队长张建民和妻子许秀兰。多年来,许秀兰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张建民的见义勇为让许秀兰感到自豪 记者胡冬冬 摄

  记者刘智宇 夏奕

  “救一个人,就挽救了一个家庭”,长江救援志愿队队员们几乎异口同声。然而,队员们的背后同样是一个家庭。

  昨日记者采访发现,有家人成为志愿队员坚实后盾;有家人与志愿队员并肩值守;有家人隐隐担忧,却又默默支持;也有队员怕家人担心,对救援绝口不提。

  每一个生死救援的故事,都牵动长江救援志愿队队员家属们的心。然而,“他们是在做好事、善事,我们不能拦着”,采访中,不止一位家属动情地这样说。

   她小心收藏着丈夫救人的剪报

  “好担心你‘英雄’了,但我希望你做个好人

  昨日11时许,在武昌区积玉桥街汉安里社区一间50余平方米的小房子里,54岁的许秀兰在厨房做午饭,长江救援志愿队大堤口冬泳队队长张建民在客厅拾掇泳帽、泳裤。2006年,张建民退休后加入冬泳队,这样的家庭“分工”也持续了8年。

  “家务他从未插手,都是我做”,许秀兰刚埋怨完丈夫,话锋一转,笑着说:“这些年,老公在江里救了不少人,这是做好事,我得支持。

  8年来,张建民亲手从江里救起10余人。头几年,张建民很少向妻子提起救人,“怕她担心”。2011年开始,张建民发觉瞒不住了,“街坊经常挥着报纸对老婆说,快看,你老公又上报纸了!”那一年,张建民在大堤口江边救人的事迹3次登上报纸,时常是邻居把报纸拿到妻子面前,妻子才知道。

  2012年8月的一天晚上,大堤口江边,一名10来岁的小女孩不慎踩中江堤青苔坠入江中,张建民当即跳下水,将女孩救起。上岸后,他突然发现右腿膝盖鲜血淋漓。原来,由于下水太急,他的右膝盖被江堤岩壁擦伤,泳裤也磨出一个大洞。

  回家路上,张建民心里犯嘀咕:妻子肯定会生气。没想到,一进家门,妻子“责备”他:“以后救人的事别瞒着我,我给你烧几个好菜。

  张建民悄悄告诉记者,妻子也曾做过好事。1993年妻子在16路公交当售票员,在车上捡到一个装着8000元现金的挎包。妻子当即交到调度室,“她说,做好事会有好报的”。

  丈夫救人的事每次登报,许秀兰都会找来报纸,做成剪报,小心翼翼收进书柜,如今已保存了4份。

  上个月陈忠贵救人牺牲,张建民的妻子连续关注报道,对他说:“我好担心你‘英雄’了,但我希望你做个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