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中华奇石馆收藏亚洲第一水晶石 中学生探索“石中简史”

29.05.2018  16:54

活动现场(通讯员提供)

  荆楚网消息(记者冯骋 通讯员王祥波)“通体成黄色,透着微微粉色的光,这块比门窗都大的巨型石头竟然是亚洲第一的蔷薇水晶,”5月28日,武汉市中小学生绿色生态研学旅行走进武汉中华奇石馆,来自武汉市第三十二中学七年级的100多名学生在奇石间穿越上亿年,发现了藏在石头里的“石中简史”。

  武汉市中小学生绿色生态研学旅行由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武汉市教育局携手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共同推出,将在今年内带领武汉30万中小学生走进身边28座公园进行研学。本次武汉中华奇石馆的研学旅行活动,以水晶、化石、玛瑙奇石三组课题,带领学生走进石头世界,用科学的眼光和思考揭开石头的“身世之谜”。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徐世球教授是本次研学活动的大咖自然导师。他告诉同学们,一颗石头可以带来许多环境信息,通过观察大小、颜色、触感,可以判断出地质年代和形成原因,甚至成为海陆变迁的关键证据。徐教授带着同学们来到水晶展区,一块巨大的水晶石立马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来自武汉中华奇石馆的自然导师王祥波现场揭秘:这块巨大的水晶重11.3吨,因透着粉色光芒,被称为“蔷薇水晶”,无论从大小还是从种类看都称得上举世罕见,20年前发现时被称为“亚洲第一奇石”。据悉,只有在拥有充分的物质成分和空间前提下,经历上十亿年的漫长演变,恰好的温度、压力完美配合,才有可能形成这样绝美的自然奇观。

  第三十二中学七年级(6)班的周锦瑄是个宝石爱好者,这次研学,她专门带来相机,为奇石馆里的各种石头宝贝拍下了近百张照片。她告诉记者,她经常自己上网搜集资料学习:“我最喜欢这个紫水晶的晶洞,一粒粒纯净的紫水晶堆砌组合成为一个洞的形状,它们的美浑然天成,太令人惊叹了。” 

  徐世球教授说,想要了解一块晶体的前世今生需要具备多种学科的知识,如化学、结晶学、矿物学、光学、动力学等,这些知识同学们可能在课堂上还未接触,但通过这样的研学活动,可以充分激发同学们探索地理科学的热情,有利于锻炼他们的综合科学能力。

  在恐龙化石展厅,七年(4)班的刘佳韵仔细观察侏罗纪中晚期的赫式近鸟龙,并在她的自然笔记中写道:“尾巴和四肢都十分纤长,有翅膀,身体窄小,尾巴有助于保持平衡,适合飞行和行走,牙齿特别的细且密集,可能是食肉动物。”对于恐龙牙齿的判定,自然导师王祥波表示:“从牙齿判断恐龙的食性是很好的推测,肉食恐龙的牙齿有一些共同点,如匕首状,两缘或后缘有锯齿,但最终判定还需要其他其他因素辅助证明,同学们可以带着问题课后继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