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支队三项举措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12.08.2014  11:20

今年以来,荆州支队立足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从保障企业安全发展出发,不断深化同重点企业的联系,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寓执法于热情之中,零距离沟通、零干扰保护、零容忍打击,在互动中增和谐、创满意,全力优化发展环境。

举措一:“零距离”沟通,构建和谐警企关系。坚持“共商、共建、共赢”原则,与企业零距离沟通,无间隔交流,非利益互助,构建平等、和谐、融洽警企关系。 一是警企会商,深化交流。 与企业建立联席制度,定期召开警企共建交流会议,通报当前消防安全形势和消防工作重点,并就季节变换期间的火灾特点和预防措施等情况及时向企业发出预警,有效提升企业的整体防范能力。同时对涉企不稳定消防隐患进行摸排梳理,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预防、早处置,确保企业安全发展。 二是解疑排难,全力帮扶。 为全市1950家火灾高危单位和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建立企业消防服务档案,对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消防问题进行记录,警企双方共同研究解决措施。属于消防部门职责范畴的,及时落实到具体科室、责任到人,实行跟踪督导,为企业提供更加迅捷、有效、全程式的消防安全服务。 三是双向沟通,共建共赢。 按照干部包片包干的原则,将辖区所有企业逐一分到人,并结合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由支队党委成员带领分片干部和辖区消防大队主官上门走访,宣传消防部门政策法规,主动邀请企业代表参加警民恳谈会,共征集消防部门在服务企业发展等方面的工作意见和建议100余条,并逐一制定了整改措施。 四是服务提质,效率提速。 将涉及企业生产的消防行政审批事项在窗口醒目位置公布办事程序,坚持为企业发展提供“直通车服务”和“绿色通道”,对紧急事项实行登门、预约服务,缩短办事时间,减少办事环节,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举措二:“零干扰”保护,整治企业周边环境。主动了解企业消防状况,深入分析企业周边消防安全形势,未雨绸缪,为企业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想点子、出主意。 一是监督防控到位。 根据辖区实际,将城南开发区、四机工业园、九阳工业园区等企业密集区域作为消防安全防控重点,以派出所警力为主消防大队警力为辅,采取定期抽查和适时督察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火灾防控,在重点项目万达广场、华中农业高新区等区域设立消防警务室,配备民警和义务消防队员,对企业周边及内部进行不间断防火巡查,夯实了火灾防控基础。 二是科学指导到位。 定期联合治安、安监、住建、规划等部门到企业开展检查,全面查找企业在项目施工、重点部位防范、消防措施落实、设备配备等方面的疏漏和不足,帮助企业健全内部消防保卫制度,消除安全隐患,防范各类案(事)件发生。 三是快速处警到位。 对涉企的火灾隐患举报投诉、社会救助、火灾事故、抢险救援坚持做到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办理、第一时间出警,最大限度维护企业权益,最大限度减少财产损失,维护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受到了企业的高度评价。 四是宣传教育到位。 根据企业需要,支队业务骨干主动上门为企业提供消防教育培训服务,面对面传授消防知识以及自防自救技能,有效提高企业员工的守法意识和消防安全防范能力。截止目前,共组织企业人员开展各类消防培训、应急疏散逃生和灭火演练121次,发放各类防范宣传资料10000余份。

举措三:“零容忍”打击,严查消防违法行为。对企业周边场所消防安全实行高压态势,严查建筑工地有无设置临时员工集体宿舍,建筑工地临时建筑是否采用彩钢板。 一是领导主抓,专案专办。 对涉企周边消防安全环境整治坚持分管领导主抓、专组专班、重点攻坚、全力查处。今年以来,针对企业安全先后开展专项整治4次,及时整改隐患156处,挽回财产损失700多万元,为企业发展贡献出绵薄之力。 二是重拳出击,严打严惩。 结合“迎省运、除火患、创平安”消防排查整治“清剿”行动,分行业、分系统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防止盲区或灯下黑。 三是部门联动,综合整治。 与经侦、工商、质监等部门成立打假队,开展打击假冒伪劣消防产品专项行动,确保所有企业使用的灭火器材、消防应急照明灯具等消防设施为合格产品。 四是突出重点,强化演练。 每周对全市消防安全形势进行分析研判,针对企业周边易发生火灾和事故的路段开展道路、水源的熟悉,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并演练,确定最佳灭火进攻路线,确保第一时间到场、第一时间展开战斗、第一时间完成战斗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