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归整合近亿资金为13个村“摘穷帽”

27.05.2015  16:33

   原标题:秭归整合近亿资金为13个村“摘穷帽”———

   深山奏响扶贫“大合唱

  5月9日,星期六。大山深处,秭归县贫困村九岭头村,破旧的村委会内,正在召开“高规格”的会议。

  这是一个县长办公会。主持者是秭归县委副书记、县长卢辉,参会者是扶贫、财政、交通、发改等9个部门的“一把手”。“这么多部门来到这里,不是闹闹好玩的,要实实在在为老百姓解决一些问题,落实好县委的要求。”会议刚开始,卢辉就“约法三章”,不讲客套话,直接说问题,多谈解决办法。

  九岭头村由3个村合并而成,最高海拔2036米,距离集镇32公里,村民集聚区至今不通公路。“我们卖头两三百斤的生猪,要五个人背着猪肉,走两个多小时山路,才能送到香溪河边的车上。”78岁的村民代表乔士龙说,因运输成本高,村内大片脐橙、核桃园没人管,八成村民选择了外出打工。

  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讨论,会议议定,今年集中力量解决6.4公里的通村公路问题,制订好扶贫发展规划,启动村容整治、安全饮水等工作。考虑到该村的扶贫工作基础差、难度大,将该村整村推进扶贫工作延长两到三年。“今天的会就开到这里。”卢辉的话音刚落,一墙之隔的屋内响起一阵掌声,鼓掌的是闻讯赶来的乔士峰、乔士宏、李文梓等村民。

  记者了解到,该村已被纳入秭归“1119”整村推进重点扶贫村,即由1名县领导挂帅,1个有实力的队长单位牵头,1家规模企业与贫困村开展村企共建,9个县直单位结对帮扶1个贫困村,如此“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变传统扶贫的“独唱”为“大合唱”。“今年,秭归对10个贫困村、3个老区村进行‘1119’帮扶,整合投入的资金近亿元。”秭归县扶贫开发办主任王功高介绍,目前已深入12个村进行了专题办公,“一村一策”举措正在落实之中。

  秭归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武陵山扶贫开发重点县。此前,该县整合资金2.7亿元进行“1119”帮扶,让38个村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这一扶贫模式,破解了长期困扰扶贫工作的规划落地、资金整合、管理粗放、扶贫到户等难题,得到国务院副总理汪洋的肯定。

  目前,秭归还有7万多贫困人口。卢辉表示,秭归将拿出“扶贫路上再出发”的劲头,努力推进新时期扶贫工作,不让一个村在小康路上掉队。 本报记者 刘紫荣

(编辑:刘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