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民间投资,湖北招招实打实

04.08.2016  11:05
        湖北日报讯  记者  廖志慧  实习生  路颖
        民间投资下滑,存在多方面原因,包括部分行业准入门槛高、民营企业信心不足、难以获得国民待遇、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等。
        找准药方,切中要害。2日,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构建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开展五大专项行动,招招打实提振民间投资。
        破除“隐形门”,鼓励民资进入电力等行业
        经济新常态下,不乏好的投资项目。很多民营企业家愿意参与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的投资,但形形色色的“隐形门”挡住了民间投资。
        放宽准入,享受公平待遇,民营企业家有着强烈期盼。《意见》提出,简化审批服务程序,加快建立完善负面清单制度,坚决取消针对民间资本的附加条件和歧视性条款,确保民企民资享受公平待遇。
        针对部分行业和领域存在隐形壁垒和不合理附加条件的问题,开展民间投资市场准入清理专项行动,消除对民营企业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确保各类投资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国务院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出台后,结合我省实际,在“一主两副”中心城市开展民营企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管理试点。
        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等领域,开展混合所有制试点。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在交通、能源、市政、水利、教育、医疗、养老、健康等行业重点突破,推出一批PPP试点项目。
        倾听民营企业的呼声,我省将开通全省统一号码的投诉热线电话,建立并逐步完善投诉协调解决机制,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
        缓解“融资难”,鼓励民企牵头“楚民投
        对诚信经营、发展前景好、产品适销对路、财务管理规范,但因资金周转困难导致按时还贷有困难的中小微企业,《意见》提出,要“不断贷、不抽贷、不压贷”。
        降低融资成本方面,也有不少新措施。比如,鼓励金融机构在有效监管风险的前提下,创新续贷、循环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流动资金贷款还款方式,降低中小微企业“过桥”成本;鼓励有实力的湖北民营企业牵头设立“楚民投”投资公司,政府以一定方式给予增信,面向民营经济主体提供融资服务。
        在壮大民企实力、提升民企创新能力方面,我省将搭建一系列创新创业平台。
        省创投引导基金管理中心将联合武汉知识产权交易所等单位,共建“科技金融创新创业服务平台”,重点解决投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和信用体系方面的问题。支持光谷知识产权联盟搭建“知果汇”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推进我省专利投融资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发挥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省产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平台的作用,重点为民间资本和其他投资者提供数据共享和信息服务。
        深化“放管服”,开展“零审批”试点
        将降成本进行到底。《意见》提出,除继续落实降成本有关政策措施外,围绕建立涉企金融收费清单制度,组织开展金融服务收费专项检查,重点排查金融机构强制企业接受中介机构有偿服务收费项目的行为,进一步清理不合理收费,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开辟用电报装绿色通道,配备客户经理,加强供电服务。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我省将制定出台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试点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同时,探索在国家级开发区对一般工业项目依法取得土地后,按照政府设定的准入条件、建设标准和相关要求,企业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承诺,开展“零审批”试点,创新建立环评、能评、安评、消防设计、施工图设计等事中事后综合监管新体制。
        按照改扩建项目与新建项目区别对待的原则,结合不同行业情况,简化环评内容或降低环评类别。
        改革非国有资金工程建设项目发包方式,除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外,非国有资金投资项目建设单位可自主选择招标发包或直接发包,自主选择工程交易活动场所。
        政府信用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意见》提出,各地、各部门要遵守与企业、投资责任签订的各类合同协议,基于公共利益确需改变承诺和约定的,要依法依规进行修改,不得单方不履行合同、不信守承诺、侵害企业合法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