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支队打造“五大阵地”推进重大火灾隐患集中整治宣传工作

19.08.2014  12:06

为全面推进重大火灾隐患集中整治行动,荆门支队立足实际,积极打造“五大阵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不断凝聚社会力量,在全市营造出一股浓厚的重大火灾隐患集中整治消防宣传氛围。

新闻媒体打造社会宣传阵地。 借助当前正在轰轰烈烈开展的重大火灾隐患集中整治有利契机,支队加强与本地主流媒体沟通合作,在《荆门日报》、《荆门晚报》、荆门电视台和荆门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开专栏办专题,同时利用户外楼宇广告、公交车载视频、出租车led屏、手机短信、互联网等新媒介的平台和社会单位的led电子大屏幕、大型广告牌,广泛开展夏季火灾预警信息提示和重大火灾隐患集中整治动。目前,全市500余块led屏、26个户外大屏、500余台楼宇电视、360余台公交车载移动电视循环播放消防公益宣传短片。与联通、移动、电信三大通信平台,为全市手机用户发送小短信,针对夏季灾害事故特点,对火灾预防常识进行系统、细致的解析。同时,还大力宣传“96119”火灾隐患有奖举报电话,让广大群众参与到火灾隐患查找、举报的行动中,切实清除群众身边的火灾隐患。

知识下乡打造农村宣传阵地。 针对农村夏季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以提高农村群众对消防工作的关注力度入手,充分利用电视、报刊、广播等媒介,设立板报、标语、横幅,开展“送消防知识下乡”、消防宣传文艺会演等形式,发放宣传资料、挂图和家用灭火器材,广泛宣传消防安全常识和消防法律、法规知识。结合近年来真实发生的火灾案例,以讲述方式道出火灾危害和做好日常火灾防范的重要性,在露天搭建简易的电影放映棚,免费邀请过往群众观看消防专题电影,让村民娱乐学习两不误。用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方式带给广大群众消防知识,进一步提升消防安全意识。同时,组织消防监督人员深入农村进行调研,把责任分解落实到“村—户—人”,形成群防群治体系,夯实农村消防工作群众基础。

家庭教育打造社区宣传阵地。 支队从社区消防工作现状出发,在社区建立可行的消防管理制度,把消防宣传融入消防管理工作之中。以家庭火灾预防为重点,由消防监督人员和消防志愿者入户宣传,向每一住户发放一份家庭防火注意事项宣传资料,详细介绍了家庭火灾中经常出现的电气、油锅、液化气、火炉等火灾的预防和扑救措施,以及发生火灾以后正确报警、火场逃生等常识。针对孤寡独居老人,将火灾报警电话设置到老年人的手机当中,遇到火灾隐患或日常救助时一键呼叫。同时“手把手”教授居民如何自查家中火灾隐患,结合家庭平面图,指导居民制作一份疏散逃生路线示意图。各社区居委会成员、物业管理人、消防志愿者等组成社区宣教员,负责日常宣传工作,将消防安全延伸至千家万户。

消防培训打造单位宣传阵地。 支队将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为重点,通过检查、培训和演练,不断提高企业抵御火灾的能力。消防监督人员进行日常检查的同时,关口前移,以培训促安全,重点查看单位“四个能力”建设保持情况,督导单位消防安全自检自查,定期参与单位组织开展的防火巡查,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并现场帮助其纠正。走进单位,为从业人员开展消防安全培训,讲授消防法律法规和日常消防安全知识,开灭火疏散逃生演练,通过实际行动逐步熟悉疏散逃生和扑救初起火灾的操作方法,培养大批消防安全“明白人”,为推进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要求各单位结合企业文化将消防安全列入到企业年终绩效考核范畴,增强单位员工学习消防知识的积极性。

暑期教育打造学校宣传阵地。 支队组织实施暑期消防宣传教育行动,联合教育部门下发活动通知,组织中小学校、幼儿园开展“四个一”活动、“大手拉小手”暑期消防科普活动和“消防安全示范课”征集活动,并专门组织多名专家对全市征集上报的“消防安全示范课”课件和录像进行评比,现场对课件和视频资料进行探讨交流,努力打造消防宣传品牌课堂,用“品牌”效应提高消防常识在学校中的普及率。暑假期间,教育、消防部门同当地共青团、科学技术协会开展中小学生校外消防宣传实践或消防宣传“下乡”活动,发动广大中小学生走街串巷、进村(社区)入户开展宣传。同时发动教师、学生拍摄居家周边、旅游点等场所的火灾隐患,向当地的“96119”或市消防官方微博进行举报投诉,培养关注身边消防安全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