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教授领衔发表探月研究 研究月球演化史

16.03.2015  14:04

  月球雨海北部地质结构是怎样的?月球岩浆演化历史如何?记者昨悉,中国地大(武汉)肖龙教授团队联合国内其他研究单位共同完成的嫦娥三号探月工程最新探测成果研究,发布在《科学》杂志上,这是我国嫦娥探月工程实施以来,首次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科研成果。

  研究显示,嫦娥三号着陆在一个直径约450米的年轻撞击坑边缘,“玉兔”探月车在这个撞击坑溅射毯上行走了约114米,在历经两个月昼(相当于约28个地球日)的照相和雷达探测中,获得了沿途高分辨率的影像和雷达探测数据。形貌分析和解译表明,这个撞击坑形成于哥白尼纪,该撞击坑距离“玉兔”行走路线最近的“龙岩”长约4米,高约1.5米,表面显示粗粒结构,与地球上的辉长岩较相似,而显着不同于以往阿波罗采集到的月海玄武岩样品。

  测月雷达还对月球次表层深近400米的地下结构进行了探测,共识别出7个主要地质界面,该研究首次揭示了雨海纪(39-32亿年)和埃拉托欣纪(32-15亿年)多次玄武岩及火山碎屑岩对雨海的充填事件,成果显示,雨海经历的火山事件和撞击改造及空间风化事件异常复杂,需要重新思考月球的火山地质与热演化历史。

  肖龙教授认为,这次发表的只是初步成果,许多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而与以往着陆区的对比研究,将对嫦娥五号采样点的选择提供重要参考。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