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髓救美国华裔 “生命种子”从武汉首飞旧金山

22.07.2015  10:53

  昨日上午,李龙俊正在接受造血干细胞提取 记者胡冬冬 摄(实习生涂存)

  长江日报讯(记者刘睿彻 通讯员章晟 李蓓 实习生徐泽旭)昨日上午,武汉大学历史学院“90后”博士生李龙俊在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捐献造血干细胞。这些“生命种子”当日下午搭乘航班从武汉直飞旧金山,挽救一名患白血病的美国华裔男青年生命。

  与美国华裔男青年配型成功

  武大考古学博士生捐髓

  长江日报记者了解到,李龙俊出生于1991年,来自贵州省六盘水市,本科及硕士阶段均就读于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专业。已经硕士毕业的他今年9月将继续在武大完成博士学业。

  昨日上午7时30分,李龙俊开始捐献造血干细胞。记者在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看到,李龙俊中等身材,非常结实。两根进出管分别被插入他的左右臂血管,温热的血液汩汩流出。

  李龙俊脸上一直挂着笑容,表示“没有什么不适”。

  据介绍,李龙俊大学期间热心公益,2011年开始无偿献血,已达十几次。2013年3月,他加入中华骨髓库。今年5月6日,他意外接到中华骨髓库电话,他与美国一名30多岁的华裔白血病男性患者骨髓配型成功。他毫不犹豫地答应捐髓。

  李龙俊的想法一度遭到父母强烈反对,他为此苦恼了一阵子。他和自己的老乡、去年成功捐髓的华中科技大学学生冯盘龙交流,并把冯盘龙的事例讲给父母听。经过他多次耐心讲解,父母终于松口。

  愿把中国爱心传到国外

  捐髓后用屈原名句表心声

  “我很为美国患者难过。既然给了我一个机会帮助他,我就应该做到。我愿意把中国的这份爱心传到国外。”李龙俊昨日说。

  与很多“90后”不一样,李龙俊选择了考古学这样冷僻的专业。“就像我们老师说的,这是一种两栖生活——在城市里倦了,就到农村发掘;在农村累了,又可以回到城市。我热爱这种生活。通过发现、了解那些久远的人和物品,你会感觉隔着时空与古人交流”。

  “生活中的李龙俊开朗、直率,经常笑,被我们称为‘热血青年’。”同学谭文天介绍说,“低调的他最近才和少数老师、同学说了捐髓的事,所以学校里很多人还不知道。

  昨日上午10时30分,历经3个小时,捐髓顺利结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李龙俊用屈原的名句表达自己的心情。

  市中心医院血液科主任王红祥表示,李龙俊捐献了170毫升造血干细胞,加上前一天捐献的266毫升,总共436毫升。目前,他的身体状况良好,没有异常。

  有了直飞旧金山航班

  “生命种子”首次从武汉飞赴美国

  国际快递公司ECS专门负责医疗用品运输的工作人员马瑞斯,前一天已来到市中心医院等待。昨日,完成交接手续后,马瑞斯将造血干细胞装进专业运输箱,随后赶往天河机场,搭乘下午2时50分航班直飞旧金山。这是“生命种子”首次从武汉直航赴美。

  据介绍,造血干细胞提取后,必须在24小时内输入患者体内。耽误时间越长,造血干细胞的损失越大。因此,以往,湖北涉外配型成功,捐献点都会选择在国际航班多的北京、广州等城市提取造血干细胞。

  昨日,市中心医院成为我省首家“涉外造血干细胞捐献定点采集医院”。中华骨髓库湖北分库负责人姬虎介绍,武汉能成为涉外捐献点,是因为技术成熟和交通便利。武汉目前可直航国外多个城市,为运送造血干细胞节省宝贵的时间。

  据了解,李龙俊是湖北第9例涉外捐髓者,为全国第207例。

(见习编辑 金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