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拯救濒临消失的楚地千年管陶文化

27.10.2015  17:54

  中新社黄冈10月27日电 题:拯救濒临消失的楚地千年管陶文化

  作者 曹旭峰 陈钰

  地处长江中下游的湖北蕲春管窑镇,古有“窑州”之称。史料记载,管窑镇制陶始于隋唐,北宋初年初具规模,兴盛于明朝洪武年间,曾有大小窑场近百座,陶制品曾远销欧美、日本、东南亚等国家。

  燃烧千年的窑火,如今却濒临“熄火”的边缘。近期,由湖北省美术学院、武汉美术馆、武汉大学等单位专家学者,带来了他们的研究课题——拯救即将消失的文明。

  近日,记者在管窑镇的环赤西湖的芦窑、管窑、岚头矶等古窑遗址周边,看到一些残存的古陶碎片。

  目前,管窑镇仅剩李家窑、岚头矶等5家窑场。有史记载最早的明洪武二年李家窑厂龙窑,如今已淹没在一片杂草丛中。窑场旁一株600岁的重阳树“陪伴”着管窑起起落落。

  63岁肖春姣是管窑镇唯一健在的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管陶刻花”的传承人。她在重阳树下成长,见证了管窑镇制陶业的兴衰。

  11岁时,肖春姣跟着制陶老艺人纪爱琴学习“管陶刻花”。只读过两年书的肖春姣,硬是凭着记忆学会了“喜鹊闹梅”、“鲤鱼穿莲”等涵盖花鸟树木山石等300多个刻花种类。

  纪爱琴老人去世后,肖春姣挑起了振兴“管陶刻花”的大任。20多年间她先后收了5名徒弟,然而随着塑料等制品出现后,制陶业很快就没落了,徒弟们相继离去或转行。当最后一名徒弟离开时,肖春姣的心落入了谷底。

  为阻止制陶技艺的“消亡”,她想尽办法让一对儿女学习陶艺,却被孩子们认为“没有出息”。“我家八代人都从事陶艺制作,到我这一代可能就没人再干这一行了。”她叹着气说。

  今年59岁的肖启高与姐姐肖春姣有着相似的经历。10岁时,他拜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陶拉丕工艺”传承人李如成为师。两年前,李如成老人去世后,他独自扛起了“陶拉丕工艺”的传承重任。他也曾动员三个孩子学习陶艺,同样遭到拒绝。

  “燃烧了近千年的管窑陶技,现在真的面临消失的危险。”52岁的李善发是岚头矶窑场负责人,他焦虑地说,管窑镇曾有一万多人从事制陶业,现在却不到200人,且年龄大都在60岁以上。

  武汉大学宫哲兵教授表示,蕲春管窑镇、麻城蔡家山和汉川马口镇,曾并称为楚地三大古陶产地,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陶产地,具有深厚的地域文化。如今,仅有管窑镇制陶业尚在维持,探索拯救管窑镇陶业,对于拯救面临消失的楚地陶艺文化意义重大。(完)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