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让都市人频频中枪 网络成为蔓延推手

29.07.2015  16:53

        稿子总要熬到最后才写,成堆的工作拖到最后一天才干,牙齿上的小龋洞拖着不补直到疼得要命才看牙医……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拖拉机”。近来,一款手机软件誓友被称为“战拖”神器,悄然走红,仅安卓系统的下载量就达到20万,如此巨大的下载量从侧面表明,拖延症已经成为一种社会“”,但广大拖延症患者们虽然嚷嚷着“我有病”,却还有点紧跟时代的时髦感。实际上,拖延症并不是病,但心理专家表示,如若放任不管,无异在谋杀着人们的生命,也在悄然破坏现代社会的文明秩序。

        拖之困

        拖延症让博士毕业推迟一年半

        好不容易考上博士,却因为迟迟交不出毕业论文,毕业时间一拖再拖,博士生小孙几乎崩溃。上周,他来到中南医院心理咨询室求助,拖延症该怎么治?

        小孙在武昌一所大学读博,原本一年半之前就该毕业,但直到如今,眼看着班上同学都已经开始工作,他还在为毕业论文着急上火。“都是拖延症害了我,但我没有办法自控”,为此小孙十分痛苦。他告诉该咨询室肖劲松副教授,自己虽然每天大部分时间都能坚持到办公室“学习”,实际上真正用于学习的时间少之又少,上午九点十点到办公室,打开电脑,先到学校的BBS上转一圈,感兴趣的话题还要留言评论,接着逛一逛天涯等网站,这一圈下来,就到午饭时间了。论文的文档虽然打开了,但一字未动。下午继续“学习”,开始动笔,本意是为查一项资料,哪只点开层层链接,又被网络越带越远。到了下午四五点,虽然并没有工作学习,但已感觉筋疲力尽了,随之而来的是深深的自责与悔恨。

        肖劲松曾接诊过不少受困于拖延症的博士生,他分析,他们在读博之初就听说“博士论文很难通过”的说法,快毕业时更害怕“过不了”,越怕就越不敢动笔。把任务看得过高、过于繁杂,又不从小事入手,拖延几乎顺理成章。肖劲松认为,这类拖延症的“病因”在于方法失误。

        拖之害

        拖延症不是病但会生心病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教授刘小林说,拖延症并不是一种心理疾病,它只是一种表现,严格意义上不能称之为“”。尽管如此,但严重或经常的拖延行为,常常是一些深层心理问题的表现。从根本上来说,拖延的问题是一个人跟自身如何相处的问题,它是由恐惧——对失败、成功、控制、疏远和依附的恐惧,引起的一种心理综合征。

        不要小看拖延症的危害。“我们都有拖延症”,豆瓣小组成员中有人因为拖延习惯,错过了出国留学深造的机会,有人因为拖延症错过了出书机会,有人丢掉了高薪工作,有人没能拿到学位等,几乎人人都有一部“心酸史”。

        刘小林说,拖延症虽然不能算病,但也不能任其发展。反复长期拖延会影响情绪,如因任务失败产生强烈的负罪感和自我否定,伴生出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还可能会破坏团队协作和人际关系,影响社会功能和人际交往等后果。从社会层面来看,随着文明进步和技术发展,整个社会已经成为了一台高速运转的精密机器,拖延轻则损害某个不起眼的“齿轮”,重则使整个机器陷入瘫痪。

        拖之源

        网络成拖延症幕后推手

        拖延症几乎成了现代人的通病。在豆瓣小组“我们都有拖延症”,组员超过12万。此前,在新浪微博一项关于拖延症的微话题讨论中,700多万网友跟帖投票,超九成网友投票给了“我有,很严重!”的选项。

        网友“巨帆帆”则问道:“九点半说要去洗澡,在淋浴房外徘徊两小时算拖延症几级伤残?  ”其实,拖延症的历史远比印象中久远。检索资料,早在公元前44年古罗马时期,拖延一词就已经出现在人类的语汇中。他就此断定,拖延就是人类文明的伴生品,并且可能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性之一。事实上,大约有70%的大学生存在学业拖延的状况,正常成年人中也有多达20%的人每天出现拖延行为,心理学家推算,全球可能有近10亿人患有拖延症。

        如今无所不在的网络被视为拖延症迅速蔓延的“幕后推手”。肖劲松说,时下分散注意力的诱惑实在太多,手机、ipad等移动设备触手可及、功能强大,微博微信、网络游戏、网络论坛等玩起来轻松愉快,自然成为人们逃避任务的借口和避风港,时间悄然流逝,拖延症漫步而来。另一方面,现代社会人们的安全感普遍较低,工作越多、压力越大也越容易拖拉。  造成拖延症另外还有两种原因,一是个性因素。有些人性格谨小慎微、信心不足,又追求完美,就以拖延为自己找借口,一旦失败还有“准备不充分”作理由,而不是因为自己天赋不够,或能力不足。二是环境因素,周围的亲友同事都有拖延的习惯,不良暗示会让人觉得“拖延很常见”。

        拖之破

        重拖患者必须关掉所有干扰

        对于拖延症状比较严重的人来说,首先应该消除各种干扰,关掉QQ,关掉音乐,关掉电视,甚至关掉手机……将一切会影响你工作或学习效率的东西统统关掉,全心全力去做一件事,必然效率大增。另外可以把大任务分成小任务,一件一件地去完成,这样比较容易获得成就感,也会激励你集中精力去完成更重要的工作。也有人贡献出他的经验之谈,建议把所有工作分成急切并重要、重要但不急切、急切但不重要、不急切也不重要四类去依次完成。

        而拖延症轻度患者则可以试试“番茄时间工作法”,其实这个工作法也可以叫做“定时器工作法”,利用定时器定时,将任务分解成数个半小时,集中精力工作25分钟后休息5分钟,如此视作种一个“番茄”。严格按照定时器作息,哪怕工作没有完成,也要定时休息,然后再进入下一个番茄时间。收获4个“番茄”后,能休息15至30分钟。简单来说,“番茄时间”,就是通过倒计时来激发你的决断力和专注力,调动你的情绪和潜能。如果计划被打断,或者临时接到需要紧急处理的任务,甚至自己东张西望开小差,这个“番茄钟”就烂掉了。

        心理专家都表示,拖延症没有特效药,不妨把战拖的过程当做自我了解、自我成长的一个过程,当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与拖延症像老朋友一样和平相处,这将足以减缓拖延症带来的负面情绪和影响。要知道拖拉可以传染,不拖拉也是可以传染的,不妨找些朋友一起克服这个坏习惯。

护眼灯能防近视?专家称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更有效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李晗)“智能数码LED灯”、“无Wuhanw.Com.Cn
实习医生会诊酿事故 副主任医师被追究刑责
陈女士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做了手术后,Wuhanw.Com.Cn
小伙考后彻夜聚会晕在KTV 脑电图检测为癫痫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陈媛 通讯员廖燕 李锐)考后忙于Wuhan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