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不掉的红色印记

30.06.2016  11:53

  我爷爷邹民祥是红军,父亲在奶奶肚里还没出世,爷爷便在战场上牺牲了,所以父亲是遗腹子。爷爷的名字被政府刻在县黄麻纪念园烈士纪念碑文上,至今尸骨流落异乡。毛主席说祖国青山处处埋忠骨,是对革命烈士在天之灵的告慰和对烈士后人的安慰。父亲身为孤儿,从小是党组织将他抚养成人,参加土地改革,走上干革命走社会主义道路。因此,我们是名副其实的红三代。
  父亲从大队到人民公社,晚年被调到财税部门工作,一生辛劳,养活我们兄弟姊妹九人。家大口渴,饥寒交迫,饿病死两姐一兄。尽管家境苦寒,但家规教子、乡里称道。不是过去毛主席的政策好,如吃生产队缺粮、免费上学、合作医疗、全日制中专、大学等优惠政策,就不会有今天的和谐大家庭。我们姊妹兄弟名字小名为菊魁文孝、忠厚传家,兄弟姓氏字辈为忠诚保国家,从子女命名的寓意看出父母感恩党,感恩社会主义的情怀。
  父亲是大孝子,烈士遗孤性格刚烈。在大小队和乡亲关怀下,将我们抚养成人。还把无后的外祖父、外祖母养老送终。我们年幼时,母亲从村头到村尾借盐借米,还经常借到外村。借时平升,还时必须是满升。从小教育我们不要占人家便宜;不要拿别人东西吃人家食品;小孩子吃饭不准上桌子;经常把农家妇女口头禅“占便宜,上大当”挂在嘴边上,懂得感恩在平时点点滴滴。
  在那个挑灯夜作的年代,母亲常常在昏暗的柴油灯下,呵护着膝下一堆孩子,边缝补衣鞋边唠叨:人穷不要紧,要紧的是志不可短、义不可断、骨不可软、胸不可狭,总有一天会好的。几十年过去了,脑海总是浮现断断续续的记忆画面。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工作人员用餐在满湾派饭是个老大难,由于父亲是人民公社小乡的干部,我家自然成了常年派饭对象。只要公家来人,母亲总是用仅有的,能借到的米饭好生招待客人,自家一群孩子们依偎在屋角吃着红苕还是红苕……县北山里人传承朴实好客的民风,至今我们还深受影响,善良知恩的传统美德在我们大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感染着。如今我们家有17名中共党员,父母双方都86岁高寿,在我们家乡屈指可数。尽管双亲卧病在床,生活谈不上质量,我们放假就带上双亲到处转转看看,俩老也算是快乐地活着。父亲卧床十八年,母亲也中风五年,做子女的尽管照护不周,但曾未有哀怨,来源于父母的言传身教。父母尚在,子女幸福,说的是父母是大家庭主心骨,双亲年迈,不是负担,而是福气。话说何处信佛,孝敬父母就是大佛!我们做的永远不够好。

 

 

湖北举办线上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
7月25日至26日,为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省档案系统抓好国家档案局对湖北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湖北省档案局依托中国知网以线上方式举办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省内外档案工作者4.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