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读书报》整版报道我校通识教育改革

20.10.2018  10:20

本网编者按:2018年10月17日,《中华读书报》以整版篇幅介绍武大通识教育新理念及新实践。版面总标题为“武汉大学通识教育大改革:两大《导引》课程,能推进中国通识教育纵深发展吗?”。共包括三篇文章:《通识课的意义:文化“”人》(文学院教授李建中)、《解密两大<导引>教学法》(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熊淦校友)、《通识教育改革:目标与教学实现》(赣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武汉大学学生家长吴中胜)。

中华读书报》是光明日报报业集团与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办的中央级专业报纸。核心读者群为全国出版界人士,文化界、学术界的专家学者,以及广大读书人群。

以下为版面图及内容:

武汉大学通识教育大改革:

两大《导引》课程,能推进中国通识教育纵深发展吗?


编者按:已有三十多年历史的武汉大学通识教育,在 2018 年做出具有历史意义的教学改革:首次设置通识教育必修课(以往都是选修)。经过两年多时间的酝酿与准备,2018年9月,武汉大学举全校之力,正式面向全校本科新生开设两门基础通识课程——《人文社科经典导引》和《自然科学经典导引》。建设高品质的经典通识课程,这标志着武汉大学通识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必将对国内外大学通识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两大《导引》课程集全校优秀师资力量组建教学团队,旨在对新生进行高质量“启蒙”性质的通识教育,设有详细教学法和评价体系;武汉大学这次“全方位推进”的通识教学,在师资和经费上有充分保障。两大《导引》课程从“经典阅读”与“跨学科学习”两个层面,紧密围绕“何为‘人’?如何成‘人 ’?成为何‘人’?”三个问题,精选古今中外22部伟大著作的经典内容编制阅读教材。其中,《自然导引10部,包括《几何原本》、《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等;《人文导引》12 部,中西各6部,中国的6部既融通儒道释又打通文史哲,西方的6部则囊括史学、哲学,美学、经济学、法学、政治学共六大领域。两大《导引》在解读和阐释元典之时有自己独特的思想与方法,就思想而言,所精选的元典均围绕一个元关键词“”,即“何为人”“成为何人”和“如何成人”。

四十年来,武汉大学在教学改革方面多次领全国高校风气之先。此次的通识教育大改革,或也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推动中国高校的通识教育向纵深处发展。



有三十多年历史的武汉大学通识教育,在2018年作出具有历史意义的教学改革,首次设置通识教育必修课(以往都是选修)——

通识课的意义:文化“”人

李建中(武汉大学教授)


大数据显示,《全唐诗》近五万首,“”字出现近四万次:频率最高。《礼记·大学》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三“”所指皆为“”。武汉大学的本科教学文化,核心理念是以成“”教育统领成“”教育。立德树人,是大学第一要义;人,是大学教育第一关键词。这一点,正是我们精心编撰《人文社科经典导引》和《自然科学经典导引》并将这两门通识教育必修课前置于“大一”的根本原因。

大一:立人之良辰

辰者,晨也。十二地支的“”指早晨七点至九点。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人生之“”是青少年时代,大学生之“”就是大一。因此,对于以“”为关键词的大学通识教育而言,大一是最好的时机。我在《人文社科经典导引》的序言中提出“牌坊困惑”的概念。武大新生入学时经过武大牌坊,抬头仰望牌坊正面“国立武汉大学”六个大字,内心充满自豪;随即发现牌坊背面还有六个大字“文法理工农医”,不禁会想,我所学的专业属于哪个字?我的专业将教给我什么?我的专业有何用处?“牌坊困惑”的实质是对人生的终极追问:我是谁?我从何处来?我到何处去?

第一个追问指向的是对自我和人生的定位,第二个追问指向的是对中学生活的重新认识和评价。第三个追问最为重要,它是大一新生对未来四年乃至七年甚至十年大学生活的困惑。往远一点说,就是对未来人生道路的迷茫,然而大学专业教育并不能也不会提供解答。这就需要通识教育,通过以“”为关键词的两大《导引》的学习,让大一同学认知到自己生活的变化,努力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转变:从学做题到学做人,从读教材到读经典,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人生被规划到我的人生我做主……

已有三十多年历史的武汉大学通识教育,在2018年作出两项重大改革:一是首次设置通识教育必修课(以往都是选修),二是将两门必修课(即两大《导引》)放在大一甚至是“前大一”:两大《导引》教材随入学通知书发放到新生手中,要求新生暑假预习。武汉大学七千多名“00”后,见证并参与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教学改革。两大《导引》大班授课,两声(掌声和笑声)不断;小班研讨,新见迭出。《导引》课的下课时间是晚上八点零五分,同学们课后围着教师提问直到九点多钟,足见兴趣之高、问题意识之强。武大通识教育中心每月举办一次通识教育大讲堂,邀请海内外知名专家传播通识理念。前几期来听讲座的同学并不多,但本学期的两次,九点钟开讲,八点钟会场就坐满了,来得稍晚的同学只能站着。通识教育大讲堂从“虚位以待”到座无虚席甚至“人满为患”,充分说明大一新生对通识教育已经有了较高的认可甚至是渴望,也说明武汉大学前置两大《导引》是真正抓住了“立人之良辰”。

元典:育人之根本

“元典“一词由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冯天瑜先生首创,指的是先秦两汉的五经和诸子。我们对这个概念稍作扩充:首先,元典不仅指中华民族的伟大著作,轴心期西方文明的伟大著作也属于元典,如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等;其次,各学科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亦可称之为元典,如文艺学的《文心雕龙》,生物学的《物种起源》等,虽然产生时间较晚,但在世界文化史上的意义是不可忽视的。基于这种理念,我们精选了中外元典共22部:《自然导引》10部,包括《几何原本》《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等;《人文导引》12部,中西各6部,中国的6部既融通儒道释又打通文史哲,西方的6部则囊括史学、哲学,美学、经济学、法学、政治学共六大领域。

为何说元典乃育人之佳肴?盖因其对“立德树人”有三大意义。其一,元典是人类轴心期关于“人之所以为人”之根本问题的经典性论证。其次,元典是人类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对自我困惑的先行探索,大一新生可能会遇到的种种困惑,在元典中均有睿智之解答。其三,元典是达成通识教育“四通六识”之目标的必由之路,所谓“四通”是指通古今、通中外、通文理、通知行,“六识”则指渊博的知识、卓越的见识、经典悦读意识、文化批判意识、独立思考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两大《导引》在解读和阐释元典之时有自己独特的思想与方法,就思想而言,所精选的元典均围绕一个元关键词“”,即“何为人”“成为何人”和“如何成人”。具体讲授每一部元典时,则从中提练出与“”相关的子关键词作为重点,如《论语》侧重“人之仁性”、《庄子》侧重“人之天性”、《坛经》侧重“人之悟性”。如此可做到有的放矢,不会因元典本身过于丰富的内涵而造成授课障碍,反而能够各美其美。就方法而言,又有着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大班授课”与“小班研讨”的互补互动,二是“共享集体备课资源”与“突显个体课堂风格”的相生相济。

师资:树人之模范

模范”的本义,是制造器具的模型或范式。“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就是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模范作用。大一新生甫入校园,对他们来说,大学老师的人格形象、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具有非常重要的模范作用。

两大《导引》教学团队的成员从全校六大学部三十多个院系选拔出来,其中有国家教学名师,有国家级或省部级教学成果奖或教学竞赛奖的获得者。团队成员不仅有着自觉的通识教育理念,还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并形成自己独特的课堂风格。

更为重要的是,团队成员有人文情怀和奉献精神。两大《导引》的近百名教师,各自有着繁重的科研、教学和各项社会事务,但他们都愿意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参加集体备课。我们的集体备课时间长达七八个月,每周四个多小时。《自然导引》的老师们整个暑假都没有休息,在火炉般的武汉挥汗如雨,切磋琢磨。前面提到的课堂掌声,最热烈最持久的常常是对老师们“集体备课”的感谢。

自然导引》首席专家是物理学院的桑建平教授,曾有民办大学高薪聘请他去担任校长,但他说:“在武汉大学给本科生讲通识课更有意思,也更有意义。”《人文导引》选了希罗多德的《历史》,历史学院专攻古希腊史的何元国教授决定自己翻译。2018年的整个暑假,何教授在家闭关译书,直接将《历史》从古希腊文译为信达雅的中文。像桑教授和何教授这样的模范,在两大《导引》团队中不胜枚举。常说“身教重于言教”,两大《导引》团队的教师,用他们的情怀和奉献,用他们的心血和汗水,为大一的同学,为武大的通识教育,也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奋笔书写着大写的“”。



解密武汉大学基础通识必修课程——《人文社科经典导引》和《自然科学经典导引》的教学法——

解密两大《导引》教学法

熊淦(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经过两年多时间的酝酿与准备,2018年9月,武汉大学正式面向全校本科新生开设两门基础通识课程——《人文社科经典导引》和《自然科学经典导引》,举全校之力,建设高品质的经典通识课程,这标志着武汉大学通识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必将对国内外大学通识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两大《导引》课程集全校优秀师资力量组建教学团队,旨在对新生进行高质量“启蒙”性质的通识教育。两大《导引》作为所有本科生的必修课,已经写入《2018武汉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其中,本科教学培养计划部分明确规定通识教育为12学分,两大《导引》课程共4学分,占通识课程总学分的1/3。

两大《导引》课程从“经典阅读”与“跨学科学习”两个层面,紧密围绕“何为‘人’?如何成‘人’?成为何‘人’?”三个问题,精选古今中外22部伟大著作的经典内容编制阅读教材。《人文社科经典导引》分别以仁性、天性、悟性、使命、博雅、爱恨、历史、生命、审美、自由、理性、正义等12个关键词,从《论语》《庄子》《坛经》《史记》《文心雕龙》《红楼梦》《历史》《斐多篇》《审美教育书简》《论法的精神》《国富论》《正义论》等 12 部中外伟大著作中节选部分精彩章节编制。每一部经典著作节选部分的后面专门列举了课外博览书目,并且设置了5、6个“小班研讨”问题,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参考,促进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深入这些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自然科学经典导引》精选《理想国》《形而上学》《西方科学的起源》《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物种起源》《DNA:生命的秘密》《惊人的假说》、《几何原本》《科学与假设》等部分精彩章节编制。每一经典名著节选还提供了中英文对照,使读者能增加对作者在原著中所表达意涵的理解。

两大《导引》课程均采用“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模式,将教学过程分为“教学+研讨”两个部分,通过大班教学的方式讲授基本的教学内容,在学生对课程基本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后,组织学生对已授内容进行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对于课程相关问题进行深度思考。两大《导引》具体教学方案分三个部分。第一,课前预阅。大班授课之前,让学生按教师要求预阅本课程单元经典,教师通过课堂提问、书面问卷和线上交流等方式考察学生预阅情况。第二,教师导读。教师采用大班授课的方式,概要性介绍该部经典的文化与学术背景,导读相关重点章节,为学生提供小班研讨思考题与文献资料。第三,学生研讨。小班研讨之前,学生须按教师提供的思考题准备发言稿(小论文)。每一次小班研讨,学生先分别作主题发言,然后共同作专题辩论。由武汉大学在读硕、博士研究生和新入职的青年教师担任课程助教,负责主持每一个小班的研讨课程。两大《导引》课程分别按照课前阅读占20%,小班研讨占30%,课程小论文占50%的方式进行课程考核。

两大《导引》是“武大通识3.0”(“4-2-660”课程体系,即两门必修课、四大模块共60门核心选修课与600门一般选修课)的核心元素,旨在引领学生步入大学通识教育的大门,对于学生的博雅弘毅、成人成才发挥着重要作用。武汉大学副校长周叶中教授在今年年初的武汉大学基础通识课程高级讲习班开班仪式上指出,两大《导引》课程是“2018级新生品尝的第一道精神大餐”,首先是对大学生“人生道路”的导引。其次是对大学生“心灵提升”的导引。大一新生第一次远离父母和家乡,来到陌生的校园,如何与他人、环境和自己相处?如何认知人的天性、理性和悟性?如何养成人的博雅、美感和自由?这些问题专业教育并不能回答,因此需要通识教育,需要两大《导引》。最后是对“经典悦读”的导引。从应试教育中走出来的中学生,对中外经典的接触大多仅限于教科书。何为经典?为何要读经典?如何阅读经典?阅读经典的意义及乐趣何在?两大《导引》不仅能提供深邃厚重的理论阐释,而且能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堂实践。

通过跨学科经典阅读模式,以成“”为核心理念,两大《导引》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了通识教育目标的实现。

第一,培养学生形成深度阅读的习惯,增强思考能力。两大《导引》课程精选22部经典名著编制教材,在深度阅读这些经典著作与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将会不知不觉形成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增加阅读体验。

第二,跨学科思维的学习与交汇。两大《导引》并非局限于某一特定的学科,而是从多学科交叉的角度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了解、接受或者批判与自己本学科专业不同的论点与见解。对于文科学生,《自然科学经典导引》可以让其了解自然科学的发展历程,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了解科学方法的特征,了解科学探究的贡献及局限;对于理工科学生,《人文社科经典导引》则更多地从价值观的角度,使其思考、讨论人生价值与社会议题。

第三,“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模式有效锻炼学生各项基本能力。该模式坚持“”“”并重,增加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大班授课帮助学生了解经典名著相关背景,掌握相关基本知识与方法;通过小班研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深化经典名著的学习,锻炼学生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想法,促进同学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用批判的眼光分析与评价不同的论点。第四,陶冶情操,培养高雅情趣,塑造人格。透过经典作品的研读,使学生浸润在人类文明永恒的价值传统之中,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言行举止,培养学生高雅的情趣。在自由阅读与报告发言准备过程中,学生也能感悟书目的文化精神,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



四十年来,武汉大学在教学改革方面多次领全国高校风气之先。我们相信,这次的通识教育同样也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持续推动全国高校的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改革:目标与教学实现

吴中胜(赣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小孩今年高考考取了武汉大学,还没有去报到就收到学校寄来的两本通识教育教材《人文社科经典导引》《自然科学经典导引》(以下称《导引》)。没过几天,李建中老师又送了一套精装本的给我,外加一本《武汉大学通识教育研究报告》。作为一名新生家长和工作多年的高校老师,我对武汉大学新一轮的通识教育格外感兴趣。《导引》从内容选材、教育理念到教学过程和方法,都通向“成人成才”的教育初心。

学以成人,是具有当代性和世界性意义的教育理念。有教育专家说,我们要把学生当作将来的儿媳女婿来培养。话说得虽然有些俏皮,但的确点出了专业教育的不足。是啊,谁不想自己将来的儿媳女婿是一个身心健康、有良好生活习惯,懂得耐心沟通、合理表达情绪,有仁爱孝心、乐观有情趣的人呢?这些素质的培养要靠通识教育,而不是专业教育,专业教育只能教人专业知识和技能。正是为了纠正专业教育的偏颇,武汉大学推出了新一轮的通识教育,其理念是十六个字:博雅弘毅、文明以止、成人成才、四通六识。这十六个字精神跟暑期在北京大学举行的世界哲学大会的主题“学以成人”妙合。“如何成人”已经成为当代哲学关注的前沿性课题,说明这一教育理念具有当代性和世界性意义。

武汉大学通识教育理念的核心关键词就一个字“”:何为“”,成为何“”,何以成“”。从课程内容不难看出其“人文化成”的教学目标。如《人文社科经典导引》选择中外12部伟大著作,分四个板块:第一板块的主题是人的仁性、天性与悟性,第二板块的主题是人的使命、博雅与爱恨,第三板块的主题是人的历史、生命与审美,第四板块的主题是人的自由、理性与正义。刘勰说,经典是“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文心雕龙·宗经篇》),经典的思想魅力是经过千百年的历史考验的,对人的启悟是日新长久的。会通中外人文社科经典,引导大学生成为有博雅通达品格的“”。

我个人理解,此次武汉大学通识教育的意义就是“三个学会”: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做人重在品德养成,学会做事重在思维拓展,学会学习重在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些品德和能力,对人生的任何阶段、对从事任何工作的人都会是受益无穷的。李建中老师称这种品德和能力为“迁徙能力”:“学生若从大学通识教育之中成功获取‘迁徙能力’,则毕业之后,无论何时,无论何地,也无论从事何种职业,他们所具有的认知力、判断力、批判力、决策力、执行力、掌控力、承受力等等,都足以支撑各自的职业生涯,足以铺就各自的人生坦途,足以为社会为人类作出各自的贡献。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已提出多年,但由于没有相应机制保障,很难真正得到落实。笔者在高校从教多年,对此深有体会。由于没有相应的生情信息了解机制,走上讲台前,老师对今天上课的学生情况一点也不了解。武汉大学这一轮通识教育改革,就特别注重调动学生的全程参与。教学过程分几个阶段:预读、导读、研讨、书写。预读阶段要求学生预阅本单元经典,要求精确到某部书的多少页。老师则通过课堂提问、书面问卷和线上交流来考核学生的学习进展和成效。最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是“学生研讨阶段”。两大《导引》的亮点是“大班授课,小班研讨”,在这一系列探究过程中,学生的科研能力得到初步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口语表达能力甚至人际交往能力都得到训练和提升。

我经常跟学生说的一个观点就是,大学四年,哪怕是有一次机会能在公开场合讲话、阐述自己的观点,也是对自己全方位的锻炼。现在有许多学生宅在自己的个人空间,私下里可能是口若悬河,一到公开场合就语无伦次,说到底就是缺少锻炼。

这样,通过建立预读、导读、研讨、书写这几个阶段性的教学机制,确保老师对生情的及时了解,更主要的是确保了学生的全程参与,调动了师生的教学积极性。当然,武汉大学这次通识教学可谓“全方位推进”,在师资和经费上也有充分保障,由此可以看出,武汉大学的理念之新、决心之大、措施之得力。

充分利用网络、手机微信等现代教学平台,也是武汉大学通识教育的一大亮点。今年的大学新生,许多都是“千禧宝宝”,他(她)们都是伴随手机网络的发展而成长的一代人。如何顺应这一时代潮流,调动新一代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这次武汉大学的通识教育就顺应了这一教育趋势,建立课程网络平台、微信群等,从预读阶段的线上交流、导读阶段的线上提问,到研讨阶段的讨论,再到考核阶段的小论文提交,网络微信都可以发挥其特有的功能。网络微信平台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给学生选课更大的自由度,有效解决了通识课程师资教室等“供不应求”的矛盾。

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四十年来,武汉大学在教学改革方面多次领全国高校风气之先。我们相信,这次的通识教育同样也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持续推动全国高校的通识教育。

(本网编辑:陈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