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救灾●人物】蕲北山区的“夫妻道班”

12.07.2016  12:11
 

6月19日以来,黄冈大别山地区普降暴雨,蕲春檀林镇、张榜镇日降雨量超过240毫米。灾害造成不少房屋倒塌,道路冲毁,涵洞垮塌,农田水打沙压。

张榜镇田桥养护站里有一对夫妻道工,丈夫胡本善是个有着30年工作经验的老养护工,是道班养护工人中为数不多的党员之一。

7月1日凌晨1点,暴雨将田桥养护站的两排土砖房的石棉瓦打得咚咚直响时,胡本善就睡不着了,养护站里只有他和妻子两人。

望着窗外的大雨,胡本善心里泛嘀咕,站里的房子结构老化,会不会给淋垮了、管了这么多年的山路会不会出问题......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索性起来看看。

这一看,屋外全被水包围了,胡本善两口子不敢大意,拿着铁锹到房屋后面清沟、排水,一直忙到早上5点多。中间,胡本善打电话通知了站里其他人员,要求6点到站,一起去看路、看受灾情况。

来不及吃早饭,他将公路局早就要求准备好的安全标志、警示标志等标志标牌装上站里的小养护车,与赶到的其他人员一道就开始负责养护的英檀线、青两线上跑。

山路可是最容易塌方、滑坡的!一路巡查到板溪村,几个人发现大大小小水毁塌方近十处,板溪的一处尤其大。

胡本善将安全标志放置好后,马上向公路局负责人汇报情况。胡本善又当驾驶员又当指战员,将手机交给老婆拿着贴在耳朵边,沿路巡查沿路汇报。

中午12点多,他带人将所管线路进行全线排查,心中基本了有底。一吃完午饭,他就带着全站人员出发,进行彻底排查,特别是几个最容易塌方和滑坡的地方,更是着重排查。

胡本善立即按照“重急轻缓”的原则,确定了抢险方案和任务,首先就是英黄线的两处大滑坡,他迅速联系了两台农用车、一台挖机,要求机械2日一早赶到现场。

2日清晨6点多,胡本善就带领养护工人动手清塌方。一时间,铲锹挥舞,机械轰鸣,人头窜动,工作紧张而有序。

胡本善的衣服湿了,手磕破了,雨鞋里全是水,哗哗的响,他浑然不觉。五个人,两台车、一台挖掘机就连轴转着,午餐是就近找店吃了点泡面。抢完一处就转战下一处,就这样一直忙到下午6点,他负责的两条线大的塌方等地段都抢通,基本能通车了!

抢险期间,胡本善的老家胡垸镇孙冲乡遭受严重灾害,公路全泡了水,交通断了!孙冲停电、停水断信号,连个电话也通不了!听说老家被淹了,家里母亲住的房子还不晓得垮没,年迈的母亲也不知道咋样了,本善很担心,想抽个时间回老家看一看。可他终究没有回去,他觉得,家里的事终归是小事,何况在灾情发生后家里还有当地政府会安排、还有左邻右舍会照应……

开始抗洪救灾以来,胡本善就没有回过胡垸老家一趟,他说,这不是他不孝!他最放心不下的还是自己管养的那几十公里山路。胡本善说:“我在蕲北山区养护站呆了三十年,山里的一草一木,路上的一坡一弯,我都认识,路是我的亲人。看到它遭灾遭难,比我自己得病遭灾都难受!

没有惊天动地的举动,没有豪迈的誓言,胡本善两口子默默奉献自己的力量,在抢险救灾之中发亮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