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新闻老兵刘凡:信仰是新闻记者的灵魂

07.09.2015  22:47

两代新华社高级记者刘凡(抗战老兵)和方政军博士(左)。李进春 摄

    新华网武汉9月7日电(记者 方政军 通讯员 李进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90岁的新闻老兵刘凡在武汉东湖住所穿上新衬衣,挂上纪念章,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刘凡是新华社湖北分社原党组副书记、副社长、高级记者。刘老充满激情地回忆当年极其艰苦的抗战岁月:1941年16岁参加革命,在江苏如高丰东区做青年、群众、社会工作、打游击和反日本鬼子的扫荡。1943年底,调到新四军苏中公学,校长是粟裕。学习之后,到解放区成为一名新华社记者,当时公学广泛吸收知识分子并创办了《苏中日报》,那时候新华社和报社是一家,新华社设苏中支社、后来改为苏中分社,主要任务是译电员,将文字翻译成数字,将稿件发回延安新华总社。他有时候到部队去采访,有时候当编辑。刘老向笔者展示了他1945年8月《苏中报》发表的《兴化前线随军日记》和豫皖苏解放区《雪枫报》(部队版)的新闻报道。他后来调到苏中军区《苏中报》(部队版)担任编辑。

    1944年正是二次世界大战从防御转向反攻,第二战场开辟,德意法西斯节节败退。19岁的刘凡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一心跟着共产党、毛主席干革命。他认真学习了范长江1942年9月的《华中敌后抗战形势》和1943年8月穆青发表的《雁翎队》等名篇,常常夜间行军,白天采访写稿,有时一昼夜只能睡一二个小时是常事。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刘凡所在的新四军第一师一举歼灭了大批江苏兴化的日本鬼子。他说,日本宣布投降那天,新华社向全国播发了通稿,大家高兴地把帽子抛向空中、跳跃着,兴奋得彻夜难眠。

    解放战争开始,刘凡被派遣到苏中前线指挥部主办《支前快报》。苏中七战七捷后的1946年秋,又随军转战山东战场,被调到华东野战军(后改为第三野战军)新华社前线分社担任随军记者。在行军的途中,刘凡阅读了鲁风的《新闻学》、西蒙诺夫的《日日夜夜》、斯诺的《西行漫记》和他的苏德战场通讯、特写集,在战乱时期求知的欲望很高,每有所得,便在日记本上记下,有些章句至今还能背诵。

    刘老动情地说,虽然抗日战争已过去70年,但那段战争的经历让我感受深刻,取得抗战的胜利是用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要把八年抗日战争浴血奋战铸就的抗战精神永远继承下去。

    刘凡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锻炼成长,解放后担任了几个分社的领导工作,他曾任湖北省新闻学会副会长、第五届、六届省人大代表。50多年来,刘凡采写了大量的新闻稿件,不少被新华社和《人民日报》采用,他曾提出记者“八字工作法”:即“调研、读书、思考、写作”,出版过通讯报告文学选集《历史见证者足迹》一书。

    谈到对新时期记者的殷切希望时,刘凡寄语年轻一代:“抗日战争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主要是全国人民有了必胜的共同的信念,新闻人不是为稿费和收入而工作,一定要有革命信仰,要始终牢记共产党人的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怕吃亏、不怕吃苦。

    

(责任编辑:连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