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看竹溪]湖北省长探望的贫困户家中是啥样?(图)

17.09.2015  11:45
【编者按】   “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是新一轮扶贫开发的总体要求和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   十堰市是全国、全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秦巴山片区和全省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2014年底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数量为21万户、82.98万人。作为全省最偏远的山区县,竹溪县、竹山县在十堰扶贫攻坚中更具代表性,脱贫任务更为艰巨。   如何改革创新扶贫体制机制,探索精准扶贫模式和路径,因地制宜、精准发力,确保扶贫对象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竹溪县、竹山县干群扶贫攻坚战正如火如荼地展开。请看记者在两县蹲点采访,发回的报道。   [精准扶贫看竹溪①]湖北省长探望的贫困户家中是啥样?   孙友来一家4代人挤在破旧的平房内   孙友来贷款建起了家庭作坊,左边是酒坊,右边是养猪场   荆楚网 记者 王淳   “连省长都到我家来过了,我现在发展养猪劲头足得很!”8月23日,十堰市水坪镇竹溪县沙坝村二组村民孙友来,在新建的养猪场前,信心十足地对记者说。   孙友来今年33岁,家里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户。上有年过6旬的父母和88岁的外公,下有4岁的儿子,一家6口人的生活重担都在落他一个人身上。   孙友来说,自己最大的遗憾是没有读多少书。1997年,当时正在读初三的他,“因为买不起360元的复习资料”,没有考上高中。之后,不满16岁的他独自到北京、深圳等地闯荡。漂泊10多年后,2009年他回到家乡娶妻生子,一直靠打短工勉强度日。   多年来,孙友来一大家子人一直蜗居在不足百平米的老旧平房里。眼看着左邻右舍都盖了新房,孙友来也想改善一下居住环境,可是“申请3万元贷款,这手续、那手续跑断了腿也没办下来”。   去年,孙友来试着养了几头土猪,发现行情还不错,今年想扩大规模,可资金短缺让他犯了愁。   没想到,今年4月,“县邮政储蓄银行的业务员挨家挨户上门调查,只用了3天,就批了7万元贷款。”这些贷款由政府贴息,第一年补贴100%,第二年90%,第三年80%。   而且,政府给所有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家里,张贴了精准扶贫奖补到户政策表。按政策,养猪每头补助100元。孙友来信心一下子来了,他筹集了20万元,建了700平米的养猪场,一口气喂了65头土猪。   孙友来在北京打工时,曾经在牛栏山二锅头酒厂工作过。凭着这段经历,他在猪圈旁又办起了酒坊。“包谷酿酒剩下的渣滓可以喂猪。现在一个月光包谷要买1万多斤呢!县能源办的领导也来我家看了几次了,准备帮我在厂子边建口沼气池。这样猪粪利用起来了,烧火做饭也不愁了。”   “第一批酒马上就可以上市了!如今我走到哪里,都有人问‘酒出来没’?有老板也上门提前打招呼订我的猪肉。”孙友来兴奋地告诉记者。   “省长让我好好干,养殖上规模,下次来时希望看到我能住上新房子!”站在简陋却欣欣向荣的家庭作坊里,孙友来爽朗地笑了。 孙友来贷款养起了65头土猪   酿酒作坊   县能源办扶持孙友来,准备在养猪场旁建沼气池   孙友来家成为竹溪县邮政储蓄银行创新金融扶贫示范户   孙友来在家门口竖起了广告牌   【政策解读】关键词:金融扶贫   竹溪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杨武介绍,目前,竹溪已初步建立了“政策引导、银行参与、农户贷款、政府贴息”的金融扶贫新机制,政府统筹安排2000万元、担保公司融资1亿元作为扶贫贷款风险基金,安排1500万元作为扶贫贷款贴息资金;银行分别按贫困农户1:5、企业1:10的放大倍数发放扶贫贷款;对共同认定的不良扶贫贷款,政府风险基金、银行各承担50%;对贫困户、产业大户、合作社、龙头企业等主体的扶贫贷款进行差异化贴息。   截至2015年7月底,已累计发放扶贫贷款2.25亿元,惠及贫困户1602户,合作社、家庭农场、大户111家,龙头企业6家。   8月11日至13日,湖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国生到十堰秦巴山区腹地的竹溪县、竹山县就精准扶贫开展专题调研,期间专程来到孙友来家中探望。王国生说,金融扶贫是变“输血”为“造血”的有效方式,通过政府帮、银行贷和农户自己干相结合,能解决发展资金和动力不足的问题,我们要对接好贫困户的实际需求,用金融活水开启致富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