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 不落一人]保康:公产房,特困群众安身之所

15.01.2016  22:18

  图为:1月13日,保康县寺坪镇大畈村贫困户黄远华迁入集中安置点,亲朋好友和附近村民前来祝贺。(视界网 杨韬 摄)

  “公产安置”607家特困户

  1月10日,荆山雪花飞舞。

  在保康县黄堡镇水田坪村困难群众集中安置点,邓越兵和邓越权两兄弟坐在火炉旁,悠闲地看着电视。58岁的邓越权是个聋哑人,平时的生活完全靠46岁的弟弟邓越兵照应。

  邓家兄弟俩相依为命。去年8月,他们居住的2间土坯房在一次暴风雨中倒塌,于是就搬进了村里的集中安置点。

  水田坪村困难群众集中安置点是两排平房,14户人家墙挨着墙,虽然简陋但功能齐全,每户人家一间客厅、一间主卧、一间厨房,通水电。村支书高茂华介绍,像邓越兵和邓越权这样建不起房的困难户,全村有14户15人,均在入冬前搬进了安置点。

  让建不起房的困难群众住上新房,得益于保康的“公产安置”搬迁扶贫工程。据县扶贫办介绍,至2015年底,全县连片建设困难群众集中安置点51个,已妥善安置607家特困户。

  好思路源自一场洪灾

  2012年8月中旬,保康遭遇百年不遇特大洪涝灾害。寺坪镇是重灾区,为确保受灾群众春节以前有房住,他们分类施策:对有条件建房的农户,按危房政策给予相应扶持;对没有条件建房的农户,按每人15平方米的面积、不超过60平方米的砖混结构的标准,由镇政府统建公产房,就近集中安置困难群众。当年,寺坪镇55户特困群众住进公产房。

  随即,建设公产房安置特困群众,在全县推广。

  保康县公产房突出经济适用,每户一般40-50平方米,每平方米招标价在 550元—650元之间,每个安置点一律配套通水、通路、通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并建设公共厕所,符合条件的配套菜园和猪圈。

  每一处困难群众集中安置点,凝聚着社会的爱心。村集体提供建设用地,扶贫、住建、民政、交通等部门,提供建设资金及配套资金。马桥镇唐二河村困难群众集中安置点,除整合职能部门投入21万元外,当地镇政府还配套投入23万元。

  谁入住得民主评议

  安置点验收合格后,房屋产权归村集体所有,特困群众无偿入住。入住群众身故后,再安排其他符合条件的群众入住。

  为确保公产房真正施惠困难群众,保康县严把关口,确定入住对象。村组干部对全村特困群众的住房和家庭情况,进行调查摸底 ,初步确定安置对象;接着,党员、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对安置对象进行民主评议表决;最后,公示入住对象,接受监督。“残疾、智障、孤寡等困难群体,成为公产房安置对象,让这部分群众在大灾面前衣食无忧。”保康县扶贫办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县居住在高山偏远地带、家庭特别困难、完全无能力建房的有9985户。“至今,607家特困户已住进公产房。未来3年,保康将加快公产房建设,让剩下的9000多家困难户有房住。”(汪训前 王承鼎 熊天健)

湖北举办线上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
7月25日至26日,为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省档案系统抓好国家档案局对湖北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湖北省档案局依托中国知网以线上方式举办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省内外档案工作者4.档案局
湖北省档案馆关于实体档案暂停提供利用的公告
尊敬的利用者: 省档案馆正在开展库房档案调整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