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脱贫攻坚战

22.12.2015  10:37

     湖北日报讯  图为:竹溪县蒋家堰镇洞沟河村整村推进
      图为:襄阳市政协驻保康县白峪沟村工作队在贫困户家了解情况
      图为:恩施州商务技工学校酒店服务与管理雨露学员在表演土家油茶汤茶艺
      图为:武警官兵帮助贫困地区群众修路扶贫搬迁——麻城市龟山镇石陂村改造后新房
      湖北已实现225.1万贫困人口脱贫
        脱贫攻坚进入决战阶段
      225.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我省扶贫工作用真情与汗水凝结成这一数字。“十二五”以来,截至2014年底,我省共减贫人口225.1万人,年均减贫50多万人。其中,2011年减贫40万、2012年减贫50.9万、2013年减贫64.9万、2014年减贫69.3万。2019年,我省将完成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销号、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目标,实现“一有(有稳定收入来源)、两不愁(不愁吃、不愁穿)、四保障(教育、住房、医疗、养老有保障)”,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阶段。
        高位推进,确保扶贫“重中之重”。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始终将扶贫开发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谋划、部署和推进。“十二五”扶贫规划、《湖北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勾勒规划蓝图,四大片区推进、创新机制扎实推进扶贫开发、每年召开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扶贫开发工作……文件引领,政策落实,扶贫开发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精准扶贫,不落一人。整村推进“摘穷帽”、产业扶贫“换穷业”、雨露计划“拔穷根”、扶贫搬迁“挪穷窝”、驻村帮扶“结穷亲”、社会保障“兜穷底”。把建档立卡作为“一号工程”,以整村推进为平台,“以村为点、以片为面,面上带村、点上找人”,为精准扶贫提供准确的靶向。干部驻村帮扶,构建省、市、县、乡四级精准帮扶机制,打通精准扶贫管道。仅2014年,全省共派出工作队12666个、干部24891人,帮扶1647个乡(镇)、11365个村。五年来,每个重点县每年安排产业扶贫贴息资金300万元,拉动贷款120多亿元,调整产业结构,帮助贫困户解决发展生产贷款难题。完成转移培训21.94万人,扶贫搬迁4.3万户、17.22万人。
        片区攻坚,气场升腾。省委、省政府按照中央的总体部署,把片区攻坚作为促进全省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实施“421”荆楚攻略统筹推进,有效地策应了中央“圈定一批主战场”的扶贫攻坚战略。率先启动“一红一绿”片区扶贫攻坚。省领导联系片区、省直单位牵头协调、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快实施片区规划;分片区召开推进会、市、县、乡三级干部会,动员社会力量,合力开展扶贫攻坚。2014年,四大片区地区生产总值为2985.8亿元,年均增长15.47%,高于全省同时期平均经济增幅;省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2011年的101.12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209.63亿元,年均增幅24.22%;农民收入稳定增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3795元增加至2014年的6551元,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4.62%。
      脱贫试点,后发快进。2009年2月,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四个片区的29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选择丹江口、五峰、保康、大悟、英山、通山和鹤峰等7个县(市),开展脱贫奔小康试点。六年来,围绕将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建成片区扶贫攻坚的亮点、示范和样板,探索并建立了高位推进、规划先行、产业支撑、项目牵引、政策支持、定点帮扶、督办考核等扶贫机制,为全省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提供了有益借鉴,也有效加快了试点县富民强县的步伐。2014年底,7县(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4.9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0.5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6.1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740.93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3.00亿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848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755元。“十二五”期间,我省革命老区和插花地区围绕“产业第一、能力至上”的扶贫思路,持续在革命老区、插花地区实施整村推进、乡镇连片开发以及利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等项目建设,探索老区插花地区扶贫的新途径和新模式,项目的推进,深受老区贫困地区群众的广泛关注。“十二五”期间,共实施整村推进项目2545个,投入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资金101363万元,整合各类涉农资金达281789万元,整村推进专项资金与整合资金比为1:2.78。投入各类资金79860万元,在全省92个老区插花地区乡镇实施连片开发项目,乡镇连片开发专项资金与整合资金比达1:3.47。投入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共计36000万元,在全省28个革命老区重点县,实施了中央专项彩票支持革命老区小型公益设施和整村推进项目建设。
        硬化扶贫政策,加强资源整合。省委、省政府专门建立片区产业发展基金,拿出50亿元支持片区产业发展。坚持以片区规划和扶贫规划为平台,整合各类资源,集中投向贫困地区。“十二五”期间省直部门向贫困地区安排项目资金2401亿元;中直定点帮扶单位、省直机关直接投入和引进各类帮扶资金分别达到7.06亿元、38.98亿元;各类企业在贫困村实施“村企共建”,共投入资金13.5亿元;省扶贫协会联络会员企业和团体,直接投入资金18亿元以上。
        三位一体”大格局共同致富奔小康
      政府:撑起“擎天柱
        湖北作为扶贫任务较重的中部省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坚持发挥制度优势和政治优势,集中力量,以专项扶贫、行业扶贫为抓手,瞄准对象、精准扶持、补齐短板,充分发挥了政府主导在“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的主体作用。“十二五”以来,全省29个重点县共确认了1500个重点贫困村,以整村推进为平台,采取“以村为点、以片为面,面上带村、点上找人”的办法,精准确定扶贫对象。集中产业扶贫、雨露计划、扶贫搬迁等专项扶贫项目,通过结对帮扶的方式,用五年时间确保贫困村脱贫摘帽。五年来,投入扶贫贷款资金近120亿元,调整产业结构;完成转移培训  21.94万人;扶贫搬迁4.3万户、17.22万人。整村推进成为片区攻坚的“引爆点”、成为扶贫到户的“聚焦点”、成为大扶贫的“着力点”。
        省直各部门按照补齐短板的要求,将村级道路畅通、安全饮水、农村电力保障、危房改造、特色产业增收、乡村旅游扶贫、教育扶贫、卫生和计划生育、文化建设、贫穷村信息化等明确为扶贫开发的十项重点工作。明确牵头单位、责任单位,确保各类主体各负其责、各展所能、各尽其力。2012年湖北出台《湖北省行业扶贫目标责任管理意见》和《省直机关扶贫开发目标责任制考评细则(试行)》,连续三年对行业扶贫工作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十二五”前四年省直各行业部门向贫困地区投入项目资金累计达2153.8亿元,为湖北贫困地区补齐短板,打下了基础。
      新一轮中直单位定点帮扶工作开展以来,17家中直单位带着对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困难群众的深情厚谊,倾情倾力帮扶湖北贫困地区,有力助推了25个贫困县(市)脱贫奔小康。据统计,近三年来17家中直单位直接投入资金30299万元(含物资折款2760万元),帮助引进项目101个、引进资金82066万元,帮助引进人才20人,帮助引进技术18项;开办各类培训班237期,培训人员26504人次。
      社会:千万援手撑起贫瘠的山梁
      建立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建共享的社会扶贫机制是实现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的基石,也是构建大扶贫格局的重要内容。首先,各级单位积极参与定点帮扶,为减贫工作贡献力量。2011年以来,中直驻鄂定点帮扶单位直接投入帮扶资金累计达到3.29亿元,各级党政机关直接投入定点帮扶资金75.69亿元,帮助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开发、文化教育,并积极引进各类项目、技术、人才。
        充分发挥军队优势,把地方扶贫开发工作所需与军队和武警部队的优势结合起来,加大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技能培训方面的支持力度,推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2011年7家驻鄂军队单位对口帮扶7个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为支持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近两年驻汉部队定点帮扶红安、麻城革命老区,在当地开展扶贫参建活动,仅2014年就资助了贫困学生324人次,投入达到630万元。
      企业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扶贫开发,通过直接投资、捐助资金、辅助培训贫困劳动力、建设各类产业基地等方式,在帮扶的基础上实现村企共建,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情况下,带动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2014年,参与扶贫开发的2869家企业投入建设贫困村社会事业的资金达到3093万元,辐射贫困村5711个,当年新增帮扶贫困村2371个。
        社会热度加快脱贫速度。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涌现了一大批热心扶贫事业的先进典型。2015中国消除贫困奖评选中,我省武汉协和医院副院长姚尚龙获感动奖,同时,秭归县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黄柏山乡陈家坪小学教师刘发英获创新奖提名奖。
        此外,社会监督促进了扶贫工作质量的提高,是社会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府建立扶贫资金公示制度,对每年的扶贫项目进行公示,积极开展第三方评价,向社会各界同胞公开扶贫开发信息,接受监督。
        市场:把扶贫绑定在产业链上
      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要求,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市场主体参与扶贫开发工作,一方面,通过“政府之手”,在扶贫规划、资金统筹、政策制定、金融支持、宣传引导等方面加强顶层设计,将政府公共资源、优惠政策更多的投向农村,为脱贫致富创造良好环境。另一方面,通过市场主体和能人大户带动,“市场之手”充分着力,推动资金、人才、技术、服务、项目等资源流向农村,引导各种市场主体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带动农村资源加工升值,激发贫困地区发展潜能,实现了政府引导与市场推动的良性互动。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与省扶贫办开展了“金融扶贫示范县”评选命名活动,省扶贫办制定出台全省专项扶贫试点创新方案,推进金融扶贫等7大类19个项目的试点创新。国家开发银行湖北分行向武陵山区新增授信59.84亿元、大别山金融扶贫落实信贷投放378.5亿元、中小企业融资平台新增担保融资55.4亿元,省扶贫办与省邮政储蓄银行推出“助农贷”等系列金融创新产品。
      通过农企合作等多种形式,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实施的“一村一品”、现代农业示范区、规模养殖、设施农业、经济林果等现代特色农业项目,实现集约经营、提升产业综合效益。积极构建更为紧密的农企与农户利益链接机制,让农户在产业链上脱贫致富。
        四大片区吹响扶贫攻坚冲锋号
      按照“四化同步”、“五个湖北”的要求谋划建设四大片区,建立了“省领导联系片区、省直单位牵头协调、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成立50亿片区产业发展基金,积极整合各类资源集中投向贫困地区,使得片区基础设施条件和综合发展条件发生巨大变化。
        针对地区贫困特点,分别出台4个片区扶贫攻坚指导意见,使每个片区县每年享受政策性扶持资金约3亿元至5亿元,以片区规划和扶贫规划为平台,整合各类资源集中投向贫困地区,省直部门四年来向贫困地区安排项目资金2401亿元。全力推进连片特困地区人民生活生产条件好转、基础设施完善、重点支柱产业培育,为后续新阶段的精准扶贫打好底盘。截至2014年底,四个片区完成规划重大项目1365个,正在实施项目  2217个。《湖北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实施以来,四大片区县通公路的村数逐年增加,通沥青水泥公路的行政村比例上升至86.91%,通公路自然村比重上升至85.94%,极大改善了贫困地区人民的出行问题。农村饮水困难户下降至86.01万户,占比19.76%,已实现安全饮水人数占比达到31.88%,农村饮水安全环境得到改善。2014年,人均有效灌溉面积为0.58亩,贫困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同时,通电自然村比重达99.95%,完成农网改造行政村比例为80.13%,农村用电环境明显改善。农村居民居住危房户数下降至19.68万户,贫困人口的住房条件和安全条件得到改善。
      2011年以来,四大片区县7岁至15岁儿童在校生率上升到99.52%,学前教育覆盖面和人均受教育年限逐年提高,片区教育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新农合覆盖人数不断增加,2014年新农合参保人数达到1128.50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811.43万人,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社会福利水平以及应对风险的能力。与此同时,片区县能接收电视节目的自然村比重上升到93.76%,无卫生厕所农户比重下降至8.31%,有卫生室的行政村比重上升至90.42%,农村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整体卫生医疗条件得到改善。总体来看,片区县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高,有望按期实现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