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爹爹打了几个喷嚏 致部分肠胃钻进胸腔

30.11.2014  13:50
  楚天都市报讯 记者严珑 通讯员聂文闻 吴川清

  喉咙不舒服咳几下、鼻子发痒打几个喷嚏,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但是70岁的王爹爹打了几个喷嚏后,原本位于腹腔的肠胃,竟然有部分往上越界钻进了胸腔,以至于吃什么就吐什么,痛苦不堪。近日,协和医院医生为其做了手术,将越界肠胃从胸腔“遣返”腹腔内。

  膈肌惊现名片般大裂孔

  70岁的王爹爹来自河南,今年春节过后,他饭后频频出现胸闷、烧心、返酸、恶心等症状,常常吃什么就吐什么,在随后5个月时间里瘦了30斤左右。当地医院诊断为食管裂孔疝,经过一段时间的保守治疗,王爹爹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更重了。

  几天前,王爹爹来到武汉协和医院胃肠外科就诊。医生检查发现其分隔胸腔与腹腔的膈肌上,有一处面积约为10×5厘米的巨大裂孔,相当于名片大小。整个胃只有中段仍在腹腔内,胃的上下两段以及部分十二指肠通过这个裂孔向上“偷渡”到胸腔内,据此确诊他患有混合型巨大型食管裂孔疝伴有胃扭转,怀疑系打喷嚏诱发。“食管裂孔疝并不罕见,但这么严重的很少见。”据该科主任陶凯雄教授介绍,患者必须通过手术修补裂孔。在近两个小时的手术中,该科王国斌和陶凯雄两位教授在爹爹腹部打了5个“钥匙孔”,通过腹腔镜及微创手术器械,将越界肠胃从胸腔“”回腹腔内。

  感觉烧心反酸须警惕

  医学资料显示,少儿或青年患食管裂孔疝多是先天性因素导致,但发病极少,而50岁以上人群患该病数量明显呈上升趋势,7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达76%。

  据武汉协和医院胃肠外科王国斌教授昨日介绍,食管裂孔是分隔胸腔和腹腔的膈肌上一个孔洞,容纳食管由胸腔进入腹腔,正常情况下其直径不到1厘米,大小与食管口径相匹配。由于先天原因或年老肌肉薄弱,在腹腔压力下食管裂孔会被撑大,从而导致部分胃甚至整个胃由腹腔穿过食管裂孔进入胸腔,即为食管裂孔疝。如不及时处理会使得食管裂孔疝越来越大,不仅会影响进食,还可能导致出血、胃壁坏死和呼吸困难等严重并发症。“老年人哭泣、打喷嚏、解大便或躺下咳嗽时,腹压都会骤然增高,此时最易发病。”陶凯雄昨日说,食管裂孔疝是反流性食管炎的最主要原因,不少患者有烧心、呕吐、反酸水、肺炎、哮喘等症状,严重的会出现营养不良和睡眠障碍。

  对于普通食管裂孔疝,若无症状者可保守治疗,若胃食管返流症状明显且经内科治疗一年疗效不明显,或合并严重食管炎、狭窄、溃疡、营养不良、贫血、出血等,则应积极手术。以前此类手术必须经过开胸或开腹才能完成,如今通过腹腔镜微创技术,在腹部打5个“钥匙孔”就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