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饥饿营销只能造势一时

22.05.2015  17:10

1万台乐视超级手机1 Pro 1秒售罄,20万台乐视超级手机3分46秒售罄,5月19日乐视手机在乐视商城首发。据乐视官方称,此次现货首发共吸引了760万人同时在线参与抢购,由于访问量过大,导致乐视商城系统拥堵,还造成部分抢购成功用户订单无法支付。为此,乐视商城紧急发布公告修复,并延长提交订单时间至18时。

自从苹果手机被秒之后,小米、华为只要发布新品都会被秒,甚至连锤子手机在首发当日也宣称被秒,做手机的发布新品,不被秒好像都不好意思说了。如此看来,乐视手机被秒杀也在情理之中,但引发760万人同时在线抢购,到底靠不靠谱就不好说。

当然,作为观察者,没有掌握第一手数据,不好过多地去评判别人产品的好坏,但对国产手机每发布一次新品,不管最终市场怎样,首发都是被秒杀,后续都采取饥饿营销的方式,却不得不要说几句了。俗话说,得不到的总是最好的。所谓“饥饿营销”,是指商品提供者有意调低产量,以期达到调控供求关系、制造供不应求“假象”、维持商品较高售价和利润率,也达到维护品牌形象、提高产品附加值的目的。

苹果是手机行业当之无愧的“饥饿营销”鼻祖,从iPhone面市到现在,都是利用人们“得不到的总是最好”的心理,采用“饥饿营销”手法为自己的产品铺张声势,苹果无疑是成功的。可苹果的成功仅仅是因为“饥饿营销”吗?显然不是,iPhone的成功首先是商业模式的成功,把复杂的智能手机,变成了傻瓜式的,并打造自己独特的生态圈;其次是其几乎完美的工业设计的成功,时至今日有一款智能手机敢说其工业设计、做工超越苹果吗?第三,苹果还是一种流行文化,乔布斯最大的成功不是产品的成功,而是把苹果产品做成了一种文化,当一款产品成为某种文化符号时,自然不用愁销路了。这也是为什么苹果在去年能以20.4%的市场占有率,却占据整个智能手机行业93%利润的原因所在。

反观国内热衷于“饥饿营销”的手机厂商,小米是成功的,但锤子呢?中华酷呢?当然每家都说自己的手机很热销,很爆棚,可有几家敢真正出来晒一晒数据?更何况第一个吃螃蟹的国产手机小米,如今也不敢一味走“饥饿营销”的老路了,多数机型几乎都敞开供应,甚至在很多电梯里都可以看到小米的手机广告,这在去年之前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事实上,小米的成功也并不是“饥饿营销”,而是把被国外品牌垄断的智能手机直接拉入千元区间,让智能手机进入“千元机”时代,这才是小米成功的核心因素,说白了还是价格战。

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包括乐视在内的手机,它们的卖点是什么?靠什么在这片早已血流成河的江湖占得一席之地?如果没有商业模式或者功能上的突破,仅一味地靠高配置,毫无疑问是很难打动消费者的,连周鸿祎都跳票,推迟360手机的发布,可见智能手机市场的厮杀真的很白热化,仅靠营销手法,特别是“饥饿营销”,或许可以获得一时的眼球,但绝对难以长久,锤子手机已证明这一点了。

我们不想泼乐视手机的冷水,但却不得不劝手机行业的诸位大佬,在混乱的市场中,消费者早已练出一双“火眼金睛”,一时的造势营销或许有效果,却难以长久,700多万人抢购手机的“神话”还是少一些好,要想赢得市场,终归是要踏踏实实为消费者创造价值。(李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