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邀请多个部门为生态文化旅游发展“把脉会诊”

03.12.2014  23:04
 

11月28日,房县县委、县政府在十堰城区邀请市旅游局、市文体局、市文联、市林业局、十堰日报社、十堰电视台、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市民俗学会、诗经文化研究会等市直部门负责人和部分知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围绕如何加快房县生态文化旅游发展听取专家们建言献策。房县县委书记柯大成,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姚天国出席座谈会,现场听取了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

全国知名策划人吴鹏飞直言:为什么房县作为人文和自然资源的大县,却又是全国旅游的小县?我们就是要找到能代表房县历史文化的魂,做好文化与旅游的对接、旅游与市场的对接,注重“再创造”,进一步加强旅游产业和品牌宣传策划,努力打造以“诗之乡、酒之国、泉之城”为主题的生态文化旅游品牌。

市旅游局副局长何衍明从房县“有什么、缺什么、做什么”三个方面,对“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做了细致分析。他认为房县要充分利用独特的区位交通、厚重的历史文化、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等优势,认真解决旅游产业仅停留在观光上、没有形成产业链条、缺少直观的形象宣传口号、为武当山和神农架配套服务不够等问题,着力打好文化牌、养生牌、乡村旅游牌、野人牌,用好与北京市对口协作的平台,谋划包装一批生态文化旅游项目;当好“两山”配角,实行差异化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建设小吃一条街,购物一条街,娱乐一条街,休闲一条街;广集民智,提出一个非常响亮的能够代表房县生态旅游特色的宣传口号。

市文体局局长牛孝文表示,房县资源多,但大而不精,缺少“魂魄”,要先策划后规划,增强文化支撑,发挥资源优势,做好对历史文化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工作,注重民间歌剧体系建设,打造旅游辐射区的“终点、站点、重点”。

十堰日报社社长李东晖提出,房县生态文化旅游的振兴,需要高端理论指导、市场手段运营、文化内涵支撑;要以诗经文化为总的引领,包装文化产业项目;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投资,积攒人气;要加强文化学术研讨,注重诗经文化教育。

座谈会上,市文联主席杨启国,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潘彦文,市林业局副局长贺兴福,十堰电视台副台长操建华,市民俗学会会长、诗经文化研究会会长袁正洪,市民俗学会专家胡继南也发表了意见和建议。

柯大成代表县委、县政府感谢各位专家为房县生态文化旅游业发展给予的大力支持。他表示,专家们的意见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启发性,县委、县政府将对这些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地研究和吸收,加大推广,让全县的领导干部学习和借鉴,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加快项目建设,稳步推动房县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房县旅游局魏定波 王东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