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当前春季农业生产情况

27.04.2015  20:29

  今年以来,全省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贯彻全省农村农业工作会议暨春季田管及春耕备耕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全力打好春耕生产第一仗,春耕备耕行动早、措施实,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春季农业生产开局良好。
  
  一、春季农业生产主要特点
  
  今年,我省两夏作物播种面积扩大,病虫防控主动扎实,苗情长势较好,丰收基础扎实。春季田管和春播克服连续降雨、低温天气等自然灾害影响,抗灾减灾工作主动。主要特点有:
  
  (一)夏粮夏油丰收基础好。全省两夏作物在田面积4723万亩,比上年扩大40万亩。其中,小麦1642万亩、扩大31万亩,油菜1877万亩、扩大4万亩。当前小麦已进入结实期,油菜大部分正值角果成熟期,生育期与往年持平。总体上小麦长势好于去年,油菜长势与去年相当,小麦、油菜丰收的基础较好。虽然4月上旬我省遭遇大风低温连阴雨天气,但抗灾行动迅速,抢管及时,灾害影响不大,如果后期天气正常,田间管理精细,夏粮夏油丰收大有希望。
  
  (二)春播粮食面积落到实。各地按照年初规划,春播狠抓粮食面积落实,据初步统计,全省已落实早稻面积650万亩,比上年扩大31万亩。
  
  (三)种植结构调整力度大。春夏播种植意向呈“增粮稳油减棉”态势。预计春夏播作物面积6542万亩,比上年扩大6万亩。分作物类别看,粮食意向面积4573万亩、增88万亩,其中水稻3251万亩、增35万亩,玉米1010万亩、增46万亩。油料面积443万亩,与上年持平;棉花意向面积430万亩,比上年调减87万亩,调减的棉花面积主要改种水稻、玉米、豆类等作物。春季蔬菜生产,与往年同期比,面积略增,产量略增。春茶生产开园提前,名优茶产量比去年增加。柑橘管理积极性提高,田间管理措施到位,有机肥的使用增加。
  
  (四)病虫害防控立足“三早”。病虫害防治抓早抓小抓实。一是早部署,层层落实责任。元月21日,省农作物病虫草鼠害防治指挥部办公室印发《警惕小麦条锈病暴发为害》的简报,荆州、襄阳、随州等市农作物病虫草鼠害防治指挥部,于2月中旬以1号文件下发《关于加强小麦条锈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2月5日,省农业厅戴贵洲厅长在全省春季田管暨春耕备耕工作视频会上,要求各地实行“带药侦查、见点打片”,挑治一次再过年,严防小麦条锈病暴发流行。各市州与各县市区签订了病虫防治责任状,对小麦“一喷三防”及油菜“一促四防”任务进行分解落实。二是早预报,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自元月以来,充分发挥81个国家重大病虫区域测报站和43个数字化监测预警站的作用,在全面加强大田普查基础上,系统监测、密切跟踪,准确把握小麦条锈病消长动态,准确会商、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三是早行动,科学开展防控。自2月份以来,针对两夏病虫的发生趋势,各地及时开展油菜菌核病的预防,初步统计预防一次面积占80%以上达1500万亩,防二次面积占20%达370万亩,3月中旬各地开展了花期飞防示范,为油菜花期防治困难开辟新的科学方法。3月初,省农业厅印发2015年小麦“一喷三防”技术指导意见,并于3月10日在荆州区举办2015年小麦“一喷三防”项目现场培训会。4月上旬遭受低温阴雨大风灾害后,各地再次组织农民和专业服务队喷药防病、补肥壮苗,严防作物病害蔓延加重等次生灾害。
  
  (五)水稻集中育秧发展快。近几年来,我省水稻集中育秧以行政为主导、以市场为主体,采取市场化运作,合作社按照农户需求,全部实行订单育秧,达到了互惠共赢,水稻集中育秧的综合效益逐步显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今年全省新建育秧基地5009个,其中大型25个,中型397个。
  
  (六)农业抗灾减灾工作力。4月3-7日,我省遭受低温阴雨大风灾害,造成我省多地受灾,田间积水明显,部分地区出现严重内涝或作物倒伏,全省农作物受灾面积达到865万亩,成灾228万亩。灾害发生后,各地紧急行动,积极采取措施抗灾救灾。4月6日,省农业厅及时启动应急响应,紧急会商灾情,研究农业救灾减灾措施,连续下发了三个抗灾生产紧急通知和技术措施,组建8个农业抗灾生产督导组,分赴灾区查看灾情,督导抗灾工作。各地农业部门派出农技人员深入田间指导农民抗灾,加强在田作物管理。经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和各级各部门的协调配合,抗灾减灾取得阶段性胜利。
  
  (七)农资市场监管执法严。今年3月以来,省农业厅组织召开了农资打假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农资市场监管工作,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职责,细化了工作措施。全省统一设立农资打假案件举报电话12316,对种子、农药、肥料、饲料等农资产品违法案件举报,做到“闻报必动,有诉必接,接案必查,查必到底”。严格落实农资监管责任制,严格按照“五不放过”原则,彻查大要案源头。由政府主导,农业部门牵头,公安、工商、质监等部门配合,整合执法力量,严厉查处和打击各类违法违规案件。种子质量抽检覆盖率和标签合格率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农药产品质量和标签合格率分别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复混肥养分合格率提高5个百分点。
  
  (八)春耕备耕物资准备足。各地多种途径筹措资金,多方组织货源,同时严把进货渠道关、验收关,做到质量上不坑农、数量上不亏农、时间上不误农,确保春耕备耕期间农资商品不断档、不脱销,质量优。目前市面上水稻、棉花、玉米等作物种子供应充足。春耕春播约需化肥827万吨(实物量,下同),其中氮肥约363万吨、磷肥291万吨、钾肥16万吨、复合肥143万吨,另需各种微量元素肥料3万余吨。从供应情况看,全省春耕春播用肥已储备到位。化肥储备约830万吨,占春耕化肥需求总量的101%。10.2亿元农机购置补贴专项资金年前已拨付各县市区。全省有农机手260多万名,各类农机具逾1000万台套,为更好的发挥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3月10日,省农业厅在黄冈市蕲春县启动了百万机手大培训、百万机具大检修和百万农机闹春耕等农机“三个百万”活动。
  
  二、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生产受到多重灾害影响。4月3-7日,我省遭受低温阴雨大风灾害,造成我省多地受灾,春播进度较往年略迟。4月11-13日恩施、黄冈的二高山地区发生冻害。而且,今年主要农作物病虫害也呈多发、重发、频发态势,病虫防控任务艰巨。
  
  (二)多类农产品价格持续偏低。近年来,受国内外市场波动和经济大环境影响,水稻、棉花等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加上2014年受国家取消长江流域棉花保护价政策影响,棉花种植效益走低,农民依靠家庭经营增收空间变窄。
  
  (三)农村缺少青壮劳动力现象较突出。全省农村大部分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一方面制约了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影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在家劳动力短缺,致使用工成本提高,增加了农业投入。据调查今年农村用工在130元/天以上,比去年增10%,增加了劳动力成本。
  
  (四)部分农户生产资金短缺。主要是种植大户。这些农户资金需求量较大,自备资金不足。当前生产启动资金主要依靠亲朋好友的民间借贷,春耕备耕资金短缺影响春耕备耕进度和质量。
  
  三、下步工作措施
  
  下一步,将突出结构调整、突出科技推广、突出安全监管,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抓好惠农政策落实。重点是做好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补贴的发放工作,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各区大力推进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激励企业和种植大户不断实施“消荒工程”;指导农户节肥、节药,加快发展生态高效循环农业、节约型农业。
  
  二是抓好农业科技推广。深入推进水稻集中育秧,加快建设育秧设施,做好育秧面积、供秧数量和大田栽插面积“三对口”,带动水稻面积稳定增加。大力推进绿色增产模式,探索水稻早晚双季双高产和油菜全程化机械化。扎实开展高产创建和标准园创建,带动大面积增产增收。推进实施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提高耕地基础地力、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机肥资源利用率和秸秆还田率。
  
  三是抓好春季田间管理。认真抓好以“一喷三防”为主的小麦田间管理。继续组织开展农技干部下基层服务活动,要求各级农技干部深入春耕生产第一线,做好苗情调查、技术指导、防虫保粮和技术示范工作。
  
  四是抓好质量安全监管。深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创建活动,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继续加大农产品质量抽检力度,组织好例行抽检;督促基地落实自检制度,严格产地准出制度和质量可追溯制度,加强定期检查,推广宜昌“红黑榜”经验,建立通报制度,要求市州做到一季度一通报。继续推进“放心菜”基地创建工作,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工作。
  
  五是抓好全程社会化服务。大力扶持发展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推行合作式、订单式、托管式等服务模式,推进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支持和鼓励社会化服务组织承担病虫害统防统治、动物疫病防控、土地平整、农田灌排等生产性服务,扩大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范围。
  
  六是抓好农村改革创新。全面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加快建设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市场。推动农村土地向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适当集中,实现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创新规模经营方式,推广“福娃模式”、“彭墩模式”、“龙岗模式”和“华丰模式”等,不断提升现代农业经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