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次全面公开公积金“家底”

15.06.2015  13:40

去年年末全国公积金缴存余额37046.83亿元

涉及全国超过1亿职工的公积金“国家账本”12日正式向全社会公开,这份涵盖全国31个省份大数据的年度报告系我国管理机构首次向社会全面亮出公积金“家底”。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12日在此间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共同披露这份数千字的《全国住房公积金2014年年度报告》。

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公积金实缴职工1.188亿人。截至2014年底,全国住房公积金缴存总额74852.68亿元,扣除提取后的缴存余额37046.83亿元。累计发放个人住房贷款2185.85万笔、42245.3亿元。年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25521.94亿元,个人住房贷款率68.89%,比上年末增加0.33个百分点。

今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健全住房公积金信息披露制度的通知》,对推进公积金信息公开作出全面部署,并规定公积金中心的年度报告应于每年3月底前披露;省(区)住房公积金汇总信息应于每年4月底前披露;全国住房公积金汇总信息应于每年5月底前披露。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公积金监管司司长张其光说,国家层面首次公开全国住房公积金汇总信息,意味着我国初步形成了从国家到省、市三级公积金信息披露制度,今后向社会披露公积金信息将成为常态。通过职工监督和全社会监督“倒逼”公积金改革提速。

解读

从报告看公积金“三难”破题之道

12日披露的《全国住房公积金2014年年度报告》,说的是2014年,但对破解“知情难、提缴难、收益难”“三难”,或许是十分重要的良好开端。

破除知情难:

人均20万年薪”谣言不攻自破

15页文字、6张图表、32个地区近千项数据”,新公布的《全国住房公积金2014年年度报告》让百姓第一次看清了公积金的家底。

“342个管理中心、3.66万从业人员、11877.39万缴存职工……”伴随着一个个数字的出现,人们脑海中“谜一样的”第一印象渐渐被打破。

及时公开信息让老百姓看个明白,对管理部门心里也有了一个底。”长期关注公积金制度改革的媒体人吴玲还算了一笔账:报告中提到“2014年人员经费为29.13亿元”,那么从业者的人均收入不足8万元,网络传言“人均20万年薪”不攻自破。“政府若早些公布信息,老百姓也就不会被谣言误导了。

从阳光运行到监督透明,公众对公积金信息公开还有更高期待。“未来还需要建立开放的监督机制。”上海财经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副所长陈杰认为,目前各地急需将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做实,一方面定期向公众公开各项报告及审议内容,同时对于人员组成、工作现状等内容也需要公示。

直面提缴难:

百姓租房使用公积金占比仅为1%

报告还显示,百姓租房使用公积金所占比例仅为1%,“程序复杂”成为挡在万千租房者面前的一道现实难题。

每逢周末,在北京一家地产公司工作的成龙都会早早起床和租房中介四处看房。“自己有一笔可观的公积金无法使用,尝试过很多次,但是由于开发票的税金很高,加上房主大多不希望做税务登记,因此在实际办理中非常困难。”成龙说。

丁丁租房经理张武介绍说,租房提取公积金需要提供地税发票,首先需要房主和租客前往当地地税局开具地税发票,当很多租客了解到5%的税款和开票的流程后就选择放弃了。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公积金监管司司长张其光说,今年2月,中央出文放宽住房公积金支付房租的条件。按有关规定,职工只要持本人及配偶无房证明,就可以提取公积金。但各地执行上有一定时间差。

东南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何志宁认为,一方面需要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让公积金提取更加人性化、便民化,另一方面还需要为中小企业的缴存设立合理的政策,从而保证职工能够“灵活存取、阳光存取”。

求解增值难:

月缴千元年利只得“一斤瘦肉

如果你每月缴存公积金1000元且无法提取使用,那么到年底你将获得22.75元的利息。“就是一斤瘦肉的钱!”网友的调侃充分暴露出当前公积金存款收益偏低的问题。

按照现行规定,当年缴纳的公积金按活期存款利率计算利息,上年结余按三月期定期存款利率计算利息。央行最近一次降息后,活期存款基准利率为0.35%,三月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为1.85%。以此按每月缴存1000元计算,第一年公积金利息仅为22.75元,第二年按1.85%计算仅为120.25元。

目前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为2.25%,不少银行还执行10%至20%的上浮,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普遍在4%至6%,收益都显著高于公积金存款利率。

陈杰表示,当前公积金运营存在增值难、收益低的困境。根据住建部公布的报告,2014年全年住房公积金业务收入1496.73亿元,主要来源于委托存款利息、委托贷款利息、国债利息及其他收入。扣除业务支出,全年增值收益为677.02亿元。

专家认为,让公积金增值收益更好地惠及缴存人,是“晒家底”后需进一步考虑的问题。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刘洪玉说,货币政策调整之后,公积金改革的方向之一,就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使流动性起作用,使供需更加匹配。